第8版:市县新闻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沁源县“保护区外生物多样性调查”启动

  本报长治7月27日讯(记者冯毅松 通讯员廉玉 崔俊)近日,沁源县“保护区外生物多样性调查”启动。据了解,在自然保护区外,如此大型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尚属首次,本次调查将对我国保护区外的保护模式进行进一步探索,并为保护部门在保护空缺区域制定相应保护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沁源是省林业大县,境内森林面积226万亩,森林覆盖率56.7%,是我省林业重点县,全国天保工程一期示范县,素有“油松之乡”称号。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在2549平方公里的区域中,众多珍稀野生动物在良好的保护条件下,种群不断发展壮大,并迅速突破了保护区的界限,行迹遍布保护区外的森林、河流、道路等区域。主要树种为油松、侧柏、辽东栎、杨等,区域内还生存有金钱豹、原麝、黑鹳、金雕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鸳鸯、鸢、苍鹰、雀鹰、松雀鹰等27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
  此次调查从今年5月份开始实施,除中国林科院的动物检测人员、动物专家、林业专家外,该县还成立了一支800多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参与调查。目前,已购置200台红外相机,并布设到野外,收集了大量的野生动物照片和视频数据。
  通过调查活动,旨在高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推进沁源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7-27期

  • 第2020-07-26期

  • 第2020-07-25期

  • 第2020-07-24期

  • 第2020-07-23期

  • 第2020-07-22期

  • 第2020-07-21期

  • 第2020-07-20期

  • 第2020-07-19期

  • 第2020-07-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