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8月15日讯(记者王佳丽)作为山西国资国企改革的关键一役,备受关注的省属企业“腾笼换鸟”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到8月10日,已有6户省属企业共10个项目完成交易,交易金额总计24.22亿元。
在省属企业开展“腾笼换鸟”,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着眼全省转型综改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旨在通过转让企业部分股权,推动国有资本退出部分传统产业,向战略性、前瞻性“六新”产业集中,提升新兴产业贡献占比。按照工作计划,今年“腾笼换鸟”目标是净回笼资金100亿元,至少需要配套上千亿元资产。
据了解,我省7月28日公布了《省属国有企业“腾笼换鸟”2020年专项行动方案》,要求今年“腾笼换鸟”项目净回笼资金保底完成100亿元,力争完成150亿元。实施范围为省属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和所属各级子企业转让一定比例的股权,各类社会资本既可控股也可参股。
《方案》提出,专项行动主攻方向有两个:一是资源整合矿井的股权转让。两类资源整合煤矿的国有股权原则上要全部转让,即:民营控股国有不控股的煤矿;名义上国有控股实际上没有真出资、真控股、真管理的煤矿;二是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作用。以市场化方式发现国有资产价值,可通过市值管理、适当减持、市场化募资等方式直接获取收益,规避非标资产在转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对价难题,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或损害中小股东权益。实施范围为省属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和所属各级子企业转让一定比例的股权,各类社会资本既可控股也可参股。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山西国资运营公司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思路方法,科学制定行动方案和收益分配计划,强化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加强工作督导,协调有关部门提供高质量制度供给,破除政策性体制性障碍,为高水平开展“腾笼换鸟”工作创新了环境。
各省属企业增强全局意识,树牢“一盘棋”思想,推出一批好企业、好项目,在交易平台公开发布。截至7月底,省属企业首批上报项目158个,涉及净资产2295亿元,项目涵盖煤炭、装备制造、电力、房地产、化工等行业。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项目50个,占比31.6%,产能在90万吨及以上的项目35个,可采储量60亿吨。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省内外26户投资主体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向。山西国资运营公司近期将与产权交易机构举办项目推介会,为加快各方合作搭建桥梁。
国资运营公司明确,各省属企业要紧紧把握当前良好局面,锚定目标任务,全面发力、乘胜追击,加快项目交易落地。同时,增强协调功能,由各位领导带队组成五路工作组,深入企业现场调研,逐企听取汇报,畅通绿色通道。此外,协调有关厅局和交易中心,简化交易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全面完成“腾笼换鸟”全年目标任务创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