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晋周刊

省考扩招催热公考培训 行业乱象频发期待规范

  • 省城某培训机构组织开设的千人线下专项课。本报记者王佳摄

  •   8月20日,在省城南中环的一家酒店,“2020山西省考千人飞跃线下专项课——常识”正在上演,上千平方米的会议厅内座无虚席,上千名公务员考生正在为两天后的山西省公务员考试,做着最后的冲刺。
      因为疫情,今年的公务员考试延期了,为缓解就业压力,不少省份公务员招考增加了招录职数,我省也不例外。6月23日,明确提到2020山西公务员计划招录6735人,相比去年增加1730人。同时,公考时间也被推迟至8月22日。
      “扩招+考试延后”,为本就热门的公考,又添了一把“火”。报考人数的增多,也让公考培训市场火爆了起来。记者近日走访省城公考培训机构发现,市场上的公考培训机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不少公考培训机构套路满满。

    省考扩招 各路考生紧抓机遇谋上岸

      7月15日,山西省考报考第三天,太原市文物局的职位2,就因报考比例1:384,成为山西省公务员最热岗位。
      每年的公务员招录考试中,应届毕业生都是报考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很多地区已释放出在公务员招录方面向应届生倾斜的信号。根据2020山西太原公务员招录职位表,495人中仅有2人岗位需要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没有工作经历意味着这些岗位应届生均可报考,同时也旨在提高就业率。
      “从5月份开始准备省考,一直在线上线下报考培训班学习,就是希望可以一举中第。我身边很多同学都报了公务员考试。”今年大学毕业的小风(化名),是学校的党员和班干部,这次她报考了老家省考选调生的岗位。
      除了应届毕业生可供选择的岗位多、报考人员也多,不少在职人员也想抓住此次扩招的机会,步入公务员序列,转换“身份”。
      “这次公务员扩招,针对我们专业的岗位还挺多的。又逢疫情在家时间长,我就分模块有针对性地复习了公务员考试,希望可以上岸吧!”90后李婧在省城一家私企当会计,受疫情影响,她所在的公司停工很久,收入也受到很大影响,权宜之计,她决定工作之余备考公务员。
      据了解,今年我省扩大了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在去年招录3292人的基础上,招录人数大幅度扩招。今年省考公务员共有155341人(不含选调生)通过资格审查并缴费。

    公考机构忙布局“协议保过”很诱人

      “协议保过,不过退款!”如果你要参加公考,看到这样“不过就退款”的宣传,会果断报班吗?
      近日,记者走访了省城多家公考培训机构,发现几乎每家培训机构都推出类似的保过协议。记者看到有“某火笔面协议班”4.98万元(落榜后可退3万元),“某火笔面高端协议班”9.98万元(落榜可全额退款)。“某公推出黄埔集训VIP协议班”:55800元,笔试不过退 41000元,面试不过退 55800元(全程含住)……
      今年就业压力增大,公务员招录职数增多,公务员考试培训成了“香饽饽”。而颇有保障“协议保过”成为各大公考培训机构布局的板块。
      事实上,协议班退费并非易事,还要通过层层“关卡”——提交退费申请繁杂、申请受理后审核拖沓、工作人员百般刁难,退费犹如“褪层皮”。
      “退个钱真的好难,4万的协议班,退了1年。”谈起去年那段报考某公培训班那段曲折的经历,考生小范很是无奈。
      小范从毕业后没找工作,一直专职备考公务员。去年报了省城某公培训机构的笔试面试协议班,4万多的培训班,包含20天的笔试课程和8天的面试课程,协议规定如果没有被录取,所有的课时费都会退。但事实上,上课和退费的经过很波折。
      “培训课程是20天的系统课,上完系统课,就被推荐再上10天的冲刺班课程,是3000元,当然你也可以不选,但是最后冲刺班的费用是不退的。”小范告诉记者。“这还没完,我最终以笔试第二名的成绩进入面试,参加了协议班的面试课程,这时候又被推荐多上8天的面试课,是1万元,都到了最后节骨眼了,那就花钱再报名吧。”
      小范最终没能上岸,虽然最终被告知多付的1万元面试课费用可以退,但他还是表示非常不爽:“一次次地被额外消费,这种消费体验特别不好,像是在牌桌上,让你一直加码加码……如果能上岸,这些所有的费用是不会退还的。”
      最终,小范的报考费用是退了,那是在1年后的公务员名单公示之后。
      近日,某公教育就因遭学员频繁投诉退费难而深陷“退费风波”,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点名。

    市场乱象多 期待有关部门主动核查

      “你能想象吗?我问了老师3道公务员考试真题,老师1道都不会。课上有的老师讲课非常没有逻辑,而且不少老师想什么时候下课就什么时候下课,感觉很不正规。”今年5月份,小风报考了某图56天的2万多元的培训课程,但是老师的水平,让她特别不满意。
      公考培训市场是一块诱人的蛋糕,记者调查发现,全职培训师月收入普遍在1万元以上,兼职培训师一天数千元。高额利润驱动下,不少公考培训机构就会在师资上“做文章”。
      有业内人士表示,公务员培训并非技能培训,目前对培训机构的师资没有硬性要求,更无公务员培训师职称之说。目前对于公考培训市场缺乏行业标准,没有行业协会和相关法规监管,如同处于“监管盲区”。
      “现在的公考培训机构,收费动辄上万,这价格是物价局批复的吗?太可怕了!感觉近几年突然一下冒出来很多公考培训机构,而且培训费一年比一高。”准备公务员考试多年的小李感慨。
      据有关资料显示,培训机构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价格高低管不了”,只有“不明码标价”“不履行承诺”等行为才会管。
      某大学大学生职业发展促进中心王主任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培训机构之所以敢漫天要价,正是因为抓住了考生求快求稳的心理。平时知识基础弱、学习能力不够的考生,很难通过突击培训实现‘翻盘’。”
      实际上,培训班不会做赔钱的买卖。在高收费的前提下,只要招收的学员人数规模足够大,培训班就能稳赚不赔。面对培训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可以主动核实查清,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王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8-25期

    • 第2020-08-24期

    • 第2020-08-23期

    • 第2020-08-22期

    • 第2020-08-21期

    • 第2020-08-20期

    • 第2020-08-19期

    • 第2020-08-18期

    • 第2020-08-17期

    • 第2020-08-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