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到四年就当上了项目安全总监,90后职工欧阳车不敢想;凭借突出业绩走上公司关键岗位,80名一线职工不敢想;通过乐学善学成为全集团持证“尖子生”,职工周崇全不敢想;收入翻了2番,工作刚满三年的青年职工吴海龙不敢想……
近一年来,这些“不敢想”在中铁十七局集团五公司都照进了现实。该公司党委以“五型人才观”为指引,扭住人才结构不合理、队伍不均衡、梯队断层、动力不足系列“卡脖子”问题,更加注重工作实绩、专业优势、考核评价等价值创造型指标在培育选拔干部中的综合考量与占比。开启了优秀人才晋职快车道,引进了更多优质专家课程,职工薪酬待遇有了大改观,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
绩优者受捧,实干快干路子更广
从臭水沟到一泓清水,从杂草丛生到园林景观长廊,清水河刷屏了!
实现汾河支流清水河这场靓丽的“变形记”,刚被提拔为晋源河道整治工程项目经理的陈栋,很是自豪。
“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出成绩来。”项目建设之初,一支平均年龄30岁的队伍迅速集结,成为该项工程的中坚力量。持续作业30天清淤量达12万立方,日均处理废水1万方的污水应急处理场站建了起来,近20种绿植蔓延河堤恶臭不再……3个月,100个昼夜,截、清、治、修,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这支年轻队伍做到了。
赢信誉、拓口碑、创效益,整支队伍因业绩出众、真抓实干,被公司党委委以重任,马上奔赴到开拓房建市场的战略性工程建设中,“一切靠业绩说话”的选拔标准在他们身上充分印证。
“让想干事的人有机遇、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干好事的人有回报。”今年年初,该公司年度会议“人才强企”号令既出,人事改革举措跨步向前。
“我们围绕员工行为规范、干部选拔管理、工程技术技能专家评选出台系列办法,依据职工的学识资质、工作业绩、政治表现进行分类选拔,搭建关键岗位后备人才管理信息库,打破优秀人才职业晋升的天花板。”党委干部部部长鲁淑贤介绍。
在淬炼中成长,在实干中成就。今年以来,该公司本部实行机构人事改革,通过公开竞聘上岗方式,6人被提职提级,21名项目职工竞聘到本部工作,实现了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在基层一线,50余名员工被任用到核心领域和关键岗位,选拔出近30名技术技能专家。优选重用履职有为、实绩突出的一流人才,员工职业晋升通道越走越宽。
专业化培育,成长成才底气更足
盘活人力资源,光给事业给前途可远远不够。五公司还有个老大难:人才质量低。
“项目一上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岗位人选捉襟见肘,内部专家、科技攻关带头人、高技能人才更是匮乏。”每每遇到新中标项目人员配置,鲁淑贤就犯愁,“说到底还是职工培育跟不上,技能素质不达标。”
市场竞争要啥干啥,企业发展缺啥补啥。开设了名师精讲课堂,经济管理、物资设备、财税工作、经营承揽各类专业技术培训更符基层实情、解决业务弱项,开启“白加黑”联动培训制度,增加案例分析与经验交流、实操与理论考试……由大众化的“一锅烩”转变为分众化的“点餐式”培养模式,按需施训、分类施教,该公司立足专业化建设下了大力气。
“能够系统掌握房建现代施工技术专业知识,身临现场观摩学习工艺工法,这场及时雨来得真好。”首次干房建的项目总工毛来峰将笔记本填得密密麻麻。
日前,房建专业技术人员首期培训班一经举办便吸粉无数,来自工程、安全、质量等不同职级、不同岗位的47名管理技术人员,找到了成长的方向和路径。致力于做强做大房建基本盘,铁路、公路主业出身的五公司干成房建的决心不可撼动。
“奖励范畴扩大到‘九师’、奖励力度提高3倍多,报考人数提高近4倍,取证数量激增3倍,一次性奖励14万元、12万元,这些数据令人振奋。”取得一级建造师3个专业证书、注册安全工程师、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安全作业证(高级)的景中项目职工周崇全感慨道。
自去年新修订《执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和使用管理规定》以来,搭建“建造师备考群”平台,专业导师在线答疑解惑,线上线下共享考试资源。真才实学、善于学习的学习型员工快速成长成才,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发展资质的迫切需求有了重要保障,专业化人才培养方案成效广、底气足。
目标制考核,腰包鼓鼓干劲更大
精神食粮诚可贵,物质激励亦不可缺。“待遇留人”作为引才聚才的重要一环,该公司每年修订的工资办法从工资基数到工资系数再到带薪休假都作了系列探索和调整。工资逐年增长,但离职员工却越来越多,人才流失严重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着实让人纳闷。
如何破局?广大干部职工点出关键:干多干少一个样,嘴里吃着“大锅饭”,哪来的劲儿。
“让价值创造型人才名利双收。”成为该公司领导班子的共识。薪酬待遇向一线员工大力倾斜,实行“基础工资+绩效工资”分切模式、项目管理人员分级管理,绩效工资与项目收益指标、生产效率及完成产值相挂钩……一场薪酬绩效改革在全集团率先推行落地,并成为“三新破三型”典型大力推广。
“与往年不同,这次改革项目拥有了更多话语权,绩效考核的总额预控、按月核定、分配权力都由我们来定。”天龙山路项目党工委书记赵玉认为,“项目将‘清单式管理、目标制考核、系统性提升’融入到绩效考核奖罚全过程,根据员工岗位责任大小、劳动强度、月度贡献等制定月度考核分配方案,真正打破了‘大锅饭’,做到多劳多得、按劳分配。”
“以前几分钟就能算清一年的钱袋子,改革后钱包越来越鼓了,劲儿越来越足了。”“大家齐心抓生产,一个月光绩效就近7000元,都超过项目领导了。”“我们用好每日清单,干完一项擦除一项,目标、业务、技能考核哪一环都不敢掉以轻心。”从最初的反对、观望到现下的拥护与称赞,在该公司的项目部、工班组、施工一线,一场场亮绩大比拼正以星火燎原之势持续上演,激活了人才干事创业、实干达标的一池春水。
本报记者王佳 通讯员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