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怎样才能变成金山银山?绿色沁源、英雄沁源如何实现绿色崛起?9月1日,沁源县委县政府在省城借智借力,与省智库发展协会深入合作,共商县域高质量转型发展大计。
“作为内陆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小县、森林覆盖率山西第一和中药大县,我们在人才、技术、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必须走出去、引进来,高质量借智,全方位集智,高标准用智,不再紧盯地下矿产资源,扭住绿色沁源、红色沁源两条线,久久为功,奋力拼搏,以最佳营商环境吸引外来人才、技术和资金,才有可能形成合力,促进沁源县高质量转型发展,率先蹚出一条转型发展新路来。”当日,应山西省智库发展协会邀请,在参加山西智库发展协会·沁源县“合作共建促转型”研讨会上,县委书记金所军的发言,表达了沁源16万人民朴素的热望和期待。
省委委员、省政协常委、省智库发展协会会长李中元,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省品牌与标准化建设促进会会长孙跃进等专家学者出席,沁源县领导金所军、张文波、王宏斌、孙建政、王宇红、陈瑞军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
本次专题研讨会,是继合作双方在7月17日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的一次深入对接。来自省智库协会组织的15位专家,与沁源26名干部和企业家代表,面对面交流,深入研讨,共谋绿色未来,共话智慧兴县,探究县域绿色治理新模式。
满满当当4个小时的研讨,与会专家学者以专业、精准、负责的态度,就《新时代县域高质量转型发展规划》暨《沁源县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指导评估,智库产业示范园区打造,助力解决沁源交通瓶颈,提升打造符合沁源绿色发展的高质量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全国性县域治理研究培训中心和在线绿色发展学院,全域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沁源实践,建设沁源绿色生态资源数据库,助力打造“太岳首府·英雄沁源”红色品牌,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改革等10项课题,提出了科学、创新、前瞻性意见建议和行动方案。
——协会与沁源县将合作筹建县域治理研究院,携手打造“大数据+智能化”的县域治理新型智库综合体;
——坚持规划引领,既要站在沁源看沁源,又要跳出沁源看沁源,站在山西、全国看沁源,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找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最佳路径;
——创新招商引资模式,着力做好两个转变,一是从项目转移变为项目创造,二是从投资取向转为效率取向;
——积极申报国家森林公园项目,抓住国家在森林资源管理方面体制机制改革的机遇,集中力量打破瓶颈;
……
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双方合作共建促转型,合作是前提、是基础,共建是重点、是关键,转型是目标、也是目的,要充分发挥智库团队作用,以沁源为试点,把提高县域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作为最终目标,把议定的“合作共建促转型”落到实处。在智库团队支持下,沁源县要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在深度合作上探索初心;要坚持改革创新,形成平台通道,在高效共建上特色出彩;要精选项目、创造性形成规模,在高质量转型上稳健、快速出雏形,立足五位一体,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在山西乃至全国率先蹚出一条高质量转型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专家说的动容,沁源干部听的解渴。
金所军代表沁源县干部群众在答谢词中表示,沁源县与省智库发展协会的合作,是对接高端智库的重要举措、导入先进要素的主要抓手、打造创新生态的必由之路、推动转型发展的有力手段、助力绿色立县的必然选择,对沁源的转型发展及下一步“十四五”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当前沁源转型处于起步期、懵懂期、碰撞期、破冰期、更是转型的拉锯期,与专家的合作,就是想在这个阶段走稳、走准、走对。
“听了专家、教授的指导讲话,沁源干部又一次受到了思想的洗礼,我们深受感动。专家教授的真知灼见,对促进沁源干部解放思想、开动脑筋至关重要。”金所军说,与会专家教授的意见建议,我们将逐项梳理,落实落地。他热切希望各级专家、教授、院士,能更多地支持关注沁源,帮助沁源引入更好的资源、更好的项目、更好的方案、更好的路径,以转型为驱动,以绿色沁源为绘本,助推县域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打造沁源转型发展的2.0版,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沁源的生动实践。
本报实习记者马立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