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市县新闻

长治市潞城区合室乡: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本报长治9月21日讯(记者冯毅松 通讯员王强)今年以来,长治市潞城区合室乡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大葱、谷类、尖椒、马铃薯、扫帚等特色农产品种植达1万余亩,实现了特色农业种植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四化目标”。合室乡紧抓龙头企业带动,以鑫熬兴大葱种植有限公司、山西聪和食品有限公司为主体带动的城郊农业大葱示范园项目正在施工建设中,可辐射带动堡头、桥堡村一带共计300余户农户就业创业。
  作为合室乡传统的龙头产业——大葱,脱离了只在熬脑村种植的历史,经过两年的实验,“葱王”孙兴旺将大葱从山上带到山下,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合室村开始了规模种植。鑫熬兴种植有限公司经理孙兴旺表示,现在共流转土地种植大葱438亩,大葱长势良好。孙兴旺种植大葱,也带动邻村实行了农业调产,在大葱种植上喜获了丰收。合室的大葱,已经成为了长治乃至周边地区的品牌,供不应求的大葱不仅赚得了口碑,也赢得了市场。孙兴旺的合作社,已经脱离了传统的自产自销,他聘请农户在合作社打工,不仅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挣到钱,也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有效避免了土地荒废和粗放经营。
  随着试点的成功,合室乡也借乡村振兴的东风,在全乡以农业企业和合作社为龙头,盘活闲置土地,将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的闲置土地进行承包,春种时合作社送来种苗,秋收时再来收购,大大减少了农户种植的风险,提高了农户种植积极性。
  在合室乡儒教村,一片蔬菜园红绿交织映入眼帘,辣椒、大葱、西红柿长势喜人,农户们正忙着采摘农物。收获的新鲜蔬菜在地头就能变现,这在以往的儒教村,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幸福事儿,而眼前这场热火忙碌的秋收景象,正是得益于支村两委转变发展思路,通过“合作社经营管理+农户参与务工+公司市场销售”的模式,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全村闲余劳动力在农闲时间来合作社栽苗、除草、采摘等田间管理,平均可以增加2000余元收入,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挣到钱,同时村集体也可增加6万元收入。
  越来越好的政策、越来越旺的人气,吸引了更多的人回乡创业。满潞红合作社负责人翟彩霞说:“现在我们成立了合作社,还与老干妈签订了合作订单。我就是管供苗,供苗的时候送到村上,收辣椒的时候再来收购,收购以后给人家烘干,送到总公司加工成辣椒酱。”
  看到记者采访,儒教村村主任杨海军高兴地说:“以前,我们最担心的就是丰收了价格低、价格高没产量。现在,发展订单农业,有了专业团队的加入,儒教村的特色农业一举打通了产供销的发展瓶颈,通过成立经济合作社,通过凋敝宅基地复垦机动地回收,土地流转种植尖椒110亩,大葱20亩,谷子20亩,尖椒预计亩产2000斤。”
  如今的合室乡,以实施脱贫攻坚和农商协作战略为契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促进土地集约规模经营,坚持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流转,在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和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上齐头并进。
  “今后,我们要以发展特色产业为载体,结合乡村地域优势,继续巩固发展大葱、小米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尝试发展尖椒、柴胡、连翘等中药材种植,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合室乡党委书记崔海金说。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9-21期

  • 第2020-09-20期

  • 第2020-09-19期

  • 第2020-09-18期

  • 第2020-09-17期

  • 第2020-09-16期

  • 第2020-09-15期

  • 第2020-09-14期

  • 第2020-09-13期

  • 第2020-09-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