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采访权与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一直是业界讨论的话题,如何保障新闻记者的采访权,同时也保护个人的隐私不受侵犯,从而推动我国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相关概念的介绍
(一)新闻采访权
新闻采访权主要是指基于知情权而延伸出来的新闻了解、探究、表达的权利,使新闻记者可以合法地了解整个新闻事件过程,同时也可以进行报道和发表的权利。
(二)隐私权
公民隐私权主要是指公民个人的信息不被非法获取或者非法泄露。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难以保证自身的信息安全。
二、新闻采访权和公民隐私权冲突的假设
在一个采访权绝对受到保护的社会中,记者通过偷拍方式获得新闻线索的成本非常小,这种现象有可能助长采访过程中出现违法违规的现象。同时,记者的曝光并不是仅仅的文字曝光,包含有真实的现场环境和声音,通过这种曝光可以使每个观众设身处地地感受曝光的真实性,也可以让观众迅速而又坚定地形成社会舆论压力。除了具有优势之外,也存在着许多致命的缺陷,例如一些媒体一味追求利益,肆意偷拍他人。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偷拍的成本极小,而所获得经济效益却极大,因此许多记者会不惜代价地进行偷拍,这也许会导致个别新闻工作者把自己手中的社会监督职能变成盈利工具,还可能会导致权力滥用。这对社会的发展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需要予以坚决制止。
但是,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保护采访权,那么以上的假设正好会相反,新闻媒体所偷拍的成本非常巨大,一旦有人发现自己被偷拍,常常会受到打击报复,不仅会让新闻记者遭受人身伤害,而且会使很多有正义感、责任感的新闻记者放弃新闻行业,同样也不利于社会的正常发展。
通过以上这两种社会的假设,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过于保护采访权,还是过于保护隐私权,对社会发展的健康与稳定,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尤其是,我国正在向现代化法治国家转变的过程中,新闻采访权和隐私权作为宪法上规定的权利,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三、新闻采访权与公民隐私权保护的调整
为了正确发挥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在对新闻采访予以必要法律保护的同时,又要对其作出适当的限制,以防止新闻采访权的滥用。同时,面对社会上越来越高涨的保护隐私权的呼声,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必须妥善解决好隐私权与新闻采访权的冲突,适度调整对新闻采访权与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新闻立法
第一,法制社会对新闻立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创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各行各业的法律也在不断完善。在推动新闻自由的过程中,也必须加强法制建设,通过法制建设保障新闻采访权,同时也可以保障当事人的隐私权不受侵犯。为此,我们可以颁布《新闻法》,通过《新闻法》协调公民权益保护与新闻采访权之间的冲突,通过《新闻法》规范新闻自由、新闻报道权、舆论监督权等各项法律规定,推动整个新闻法治建设向前发展。
第二,加强新闻立法理论研究。为了有效推动新闻立法,我国需要加强新闻立法理论研究,尤其是加强有关保护新闻采访权和保护个人隐私权之间的博弈理论研究,寻找保护新闻采访权和保护个人隐私之间的度。同时也可以积极邀请新闻工作者参与到立法之中,为立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第三,学习其他国家在新闻立法中的做法,寻求新闻采访权与保护个人隐私权之间的界限,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出台属于我们自己的新闻法律,有效规范新闻采访权与保护公民个人自由的界限,确保双方之间的权利都可以得到有效保障。
第四,在全社会提高法律意识,为新闻立法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为了有效保障新闻记者的采访权,同时也可以有效保障受采访人的个人隐私,我们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新闻法》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都了解新闻记者采访权的范围,同时也了解如果自身权益遭受侵犯自我保护的合法途径,减少新闻记者采访权与保护个人隐私权之间的冲突,以提升立法的质量。
(二)完善新闻管理
第一,加强媒体内部管理,严禁有偿新闻。有偿新闻的实质是钱权交易,也是新闻报道异化的一种表现,新闻的选材方向不再是社会公益,而是个人的私利,为了谋取个人私利常常会侵犯他人的个人隐私。为此,严禁有偿新闻需要加强新闻体制内部的改革,坚决将新闻报道活动和有偿经营活动分开,做到新闻采编和广告业务“两分离”,发现有偿新闻必须从重严肃处理。
第二,不断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素养。新闻记者固然拥有采访的权利,但是在采访的过程之中,也需要视情况决定是否采用偷拍的手段。为此,新闻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在偷拍之时也有所界限,不得悍然公布他人的个人隐私。
(三)加强新闻行业规范
为了保护新闻记者的采访权,同时也为了保障当事人的隐私权不受侵犯,还需要加强新闻行业自律,需要充分发挥出新闻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新闻记者队伍的监管,严格约束新闻记者的各项行为,严厉制裁新闻记者的违法行为,同时也需要积极保护新闻记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新闻记者采访权,同时也为了确保当事人的隐私权不受侵犯,我国需要加强立法工作,通过法律约束各方行为。同时,为了保护各方的合法利益,我国还需要建立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加强新闻行业的自律,以保护新闻记者的采访权,同时也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权不受侵犯。(作者:山西省晋城市新闻传媒集团 陈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