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运城10月12日讯(记者翟步庭 通讯员薛晓丽)为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近日,国家税务总局运城市税务局稽查局在政务大厅、办税服务厅等场所开展了税收违法“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宣传活动。
据现场宣传的工作人员介绍,若纳税人被列入税收违法“黑名单”,将接受多部门的联合惩戒,企业信誉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不仅会影响公司贷款、招投标等,法定代表人还会被限制乘坐高铁、飞机,限制高消费和出境,连出国旅游都不行。
为优化营商环境,税收违法“黑名单”和联合惩戒还专门设立有信用修复机制,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可按规定进行信用修复。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还向公众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运城市某企业被税收违法“黑名单”敲警钟后,及时补缴税款、滞纳金以及相应的罚款,最终该案件作为“只录入不公布”案件,被录入税务部门核心征管系统,该公司免于因税收违法被联合惩戒。
据了解,2020年该局对符合《国家税务总局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信息公布办法》中案件公布标准的41起案件全部录入系统,其中:公布案件40起,只录入不公布案件1起。税收违法“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制度的实施,增加了纳税人的违法成本,促进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同时,信用修复机制也给企业提供了自我救赎的机会,刚柔并济推动税法遵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