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研学游:行走在路上的“活”课堂

  • 研学团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太原植物园开启植物探秘之旅。 本报记者栗美霞摄

  •   10月14日,由山西文旅云游旅行集团、太原植物园、山西省科教研学旅行综合实践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游山西读历史植物科普进校园”实践教育研学活动走进太原植物园,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下,200余名师生分组开启了植物探秘之旅。
      研学活动中,种类丰富的热带雨林馆、奇特有趣的沙漠生物馆、色彩明丽的珍稀植物及四季花卉展馆,吸引了学生们探究的目光。活动中,同学们还参与了树叶粘贴画和蝴蝶标本制作,在花艺小镇捕捉到春天的身影。最后,同学们聆听了植物科普知识讲座以及“如何写好参观作文”教学活动。
      很多学生在活动结束之后纷纷表示,能近距离观赏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珍稀植物,比如菩提树、沙漠玫瑰、见血封喉等珍稀植物,光听这些植物的名字,就能勾起他们的浓厚兴趣,尤其是昆虫馆内的1万余只蝴蝶标本,更让他们认识了很多大自然中的稀有昆虫,感觉收获满满。带队的老师在游览时,发现许多学生带着探访追寻的目光,怀着刨根问底的心思参与研学活动,一颗颗求知的童心已被点燃……
      “如何让学生在领略到美丽的自然景观的同时有所思考和收获,需要教师的整体规划和精心设计。”山西文旅云游旅行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也是太原植物园研学课程发布以来首次研学活动,之后将根据集团部署不断进行课程以及配套升级,陆续开展更多的研学内容,努力将太原植物园打造成为植物科普研学基地,讲好植物故事,传播好植物文化,让植物园真正变成孩子们的“百乐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时下,“研学旅行”是行走在路上的“活”课堂,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进入10月以来,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吸引了不少研学游团队的参与体验,景区假日主题活动与研学游结合重点推出的“研学+”多重体验模式,成为今年国庆假日的新亮点,深受广大家长和学生的青睐。
      “祭祖堂有1230个姓氏祖先的牌位,有我的姓氏,也有我的……”在洪洞大槐树景区祭祖堂内,一拨接一拨的研学游团队小游客成为大槐树景区一道靓丽风景线。
      日前,“研学游”作为旅游与教育的跨界融合形成的行业新热点,受到越来越多学校与家庭的认可。而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全国唯一民祭圣地,洪洞大槐树景区利用丰富的根祖文化资源、多样的文化表现形式,为青少年团体推出了一系列研学旅游产品,为广大中小学生打造研学新课堂,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如今,研学游作为大槐树景区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产品,为景区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积累了经验。洪洞大槐树景区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正围绕文化旅游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产品开发,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的优质发展。并且针对青少年研学游团体,已推出了多种研学游活动,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槐树祭祖习俗的祭祀流程体验活动、家风家训的普及教育、碑刻拓印技法的体验、敬茶事亲传承孝德以及红色革命教育等活动,大大充实了研学种类,加强团队实际参与性,让研学团队不单单只是走马观花,更是从传统和体验的过程中,感受根祖文化的博大精深。
      “当孩子们带着问题出发旅行,在欣赏着美好风景的同时不断思考探索,又带回了一堆新的问题,继续研究,不断进步,这就是研学旅行的魅力所在。”省社科院旅游经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邵琦说。

    本报记者栗美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10-20期

    • 第2020-10-19期

    • 第2020-10-18期

    • 第2020-10-17期

    • 第2020-10-16期

    • 第2020-10-15期

    • 第2020-10-14期

    • 第2020-10-13期

    • 第2020-10-12期

    • 第2020-10-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