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上党,瓜果飘香、风景宜人。在这收获的季节,10月25日上午,第三届长治大健康产业发展暨植物萃取国际研讨会如约而至,来自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科研院校、专业机构、大型企业的渠志灿博士等9位专家学者聚首长治宾馆,畅谈大健康产业发展新思路、共享大健康产业发展新水平、谱写大健康产业发展新篇章,为与会嘉宾带来了一场集聚学术造诣、专业素养、实践经验的饕餮盛宴。
山西发展大健康产业,是挑战更是机遇
“2016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发出了‘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的号召,我第一时间就带领海外高层次核心技术人才团队,自带启动资金和数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回到家乡山西,成立了山西纳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山西纳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志在用自己所学为家乡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届长治大健康产业发展暨植物萃取国际研讨会上,海外华人高新技术协会副会长、长治市全民大健康产业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渠志灿博士首先登场,以《创新绿色大健康产业 助力山西经济转型》为题,从全球经济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发展健康产业的中国优势和山西优势、突破绿色健康产业规模化的瓶颈技术等三大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如何在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大健康产业?山西优势何在?渠志灿认为,山西不仅有地下黑色资源,更有地上绿色大健康。山西以中药材资源丰富著称,道地药材独步天下,但植物提取技术与创新严重不足。要改变目前的现状,只有充分利用山西独特的植物药用资源优势,才能突破产业瓶颈技术,创新绿色大健康经济。在中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大健康产业,是山西的挑战,更是山西的机遇!
做强做大做优大健康产业,专家学者献科技厚礼
在信息技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学科有着广泛研究兴趣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海外华人高新技术协会凌棕博士,以视频的形式带来了《大数据与绿色健康》讲座;
海外华人高新技术协会李少平博士作为国家中组部特聘专家,近年来主要参与智慧大健康物联网产业化项目与大健康MEMS传感器产品开发工作,他演讲的题目是《疫情后的大健康》;
北京工商大学何聪芬教授、山西大学张立伟教授、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建昌博士、山西农业大学曹挥博士、中北大学杨静博士、长治医学院王涛博士分别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以《农副产品及其副产物精深加工与化妆品领域应用》《山西中药提取物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创造健康紫外光源,助力公共卫生安全》《基于中医理论的病虫害防控及植物源农药》《山西特色植物功能成分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长治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展望》为题分享了国际顶尖的学术成果,对做强做大做优长治大健康产业提出了许多前瞻性、战略性建议。
长治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长治正处于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希望各位专家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产业转型等方面与长治开展长期、精准、务实的合作,为长治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培植新优势。长治市委、市政府将更加努力地为各位专家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服务,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助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山西具有六大优势和基础
海归家乡,感谢时代,感谢祖国。一提起牡丹渠志灿就有说不完的话。她认为,在山西创新打造中华牡丹民族国际品牌,具有六大优势与基础:一是“六最”营商环境,二是生物医药创新人才团队,三是自主知识产权先进生物技术,四是牡丹功效成分美容保健科学基础,五是国色天香牡丹美丽形象,六是牡丹凝聚沉淀了民族文化内涵。
特别是建在长治市的纳安植物萃取中试平台,在工艺验证具体要求上已能满足植物花类、根、茎、叶、种子等各部类成分制备工艺验证要求。据了解,目前,该平台核心成员由渠志灿带领的海归团队和本土高层次人才组成,包括博士7人,研究生20余人,保障了平台的软核心力量,为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撑。
渠志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身处山西这块热土,参与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在打造中华牡丹民族国际品牌上蹚出一条新路,深感欣慰与自豪,更充满希望和力量。
今天的活动,不仅为长治零距离触摸国际学术前沿、面对面探讨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机遇,也必将对推动长治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产业转型升级新优势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本报记者王晓华 实习记者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