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休闲空间

游山西·读历史

跟着诗词去旅行,寻觅最美太原

  • 汾河美景。(资料图片)

  •   每一首古诗,都是鲜活的游历图,每一位诗人,都是资深的旅行家。太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悠远的岁月积淀了无数的历史经典,也孕育了无尽的人文风光,引得无数诗人为之题诗,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邀您重走古代诗人的诗词之路,重新领略在古典诗词照耀下的锦绣太原之美。
      汾河晚渡
      张颐(明)
      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回归来簇如蚁。
      中流轧轧橹声清,沙际纷纷雁行起。
      遥忆横流游幸秋,当时意气谁能俦。
      楼船箫鼓今何在?
      红蓼年年下白鸥。
      诗中古人带你观景,除了欣赏自然风光之外,更加注重意境。正因为如此,汾河晚渡在清代成为太原八景之一。夕阳西下,站在“汾河晚渡”的岸边,想象着古人渡船来往河东河西的繁荣景象,顿时觉得那种画面很惬意。
      崛围红叶
      傅之谕(明)
      崛围岿嶧盛朝华,鹫岭红浮万嶂霞。
      萝壁绣云迄锦缆,枫辔笼日满天葩。
      丹梯擢汉高怀抱,朱草牵风引慧花。
      螮蝀可怜玄圃地,武陵何处问仙家。
      在诗人的眼中,崛围山上的红叶如霞似锦、如火腾跃,将山林里、天地间染成一片锦绣,美了大地、醉了四方游人,铺天笼日,极为壮观,仿佛一处桃花源仙境,唯美极了,让人忍不住想去身临其境,探访这武陵仙家之地。
      晋阳深秋
      王锡纶(清)
      落拓深秋客意凉,残蝉凄切板桥霜。
      沾衣几点芦花白,拂帽千条柳色黄。
      剥枣隔篱喧午韵,卖梨满市放寒香。
      宾鸿故故飞无尽,
      妙写青天字一行。
      板桥起霜,芦花飞白,柳条著黄,篱边打枣喧闹,市上新梨飘香,青天一行宾鸿,诗文灵动,巧妙描绘了太原城一幅秋意浓浓的生动风俗画。唯有这些地方才能让久久沉浸在都市喧嚣中的我们,去回味那古典的宁静。
      蒙山晓月
      吴启(明)
      烟寺钟声出薜萝,一钩残月挂天河。
      乾坤明处影偏淡,风露晓来寒更多。
      树色渐着青掩映,山形微见碧嵯峨。
      清虚意向此中识,谁解愁人夜气歌。
      蒙山位于大原市西南20公里处,是我国最早开凿大型石刻佛像的名山。蒙山晓月为大原八景之一,山形嵯峨,树影婆娑,微风寒带,一轮残月挂天际,一派清幽美景象。传说,这里的月亮升得比其他地方早,落得比其他地方放晚,是赏景绝佳之地。
      文灜湖偶眺
      张友桐(清)
      城外青山破晓烟,山光楼影树相连。
      鸟惊宿露翻莲上,鱼漾清波向柳边。
      却爱清和届今日,
      不知俯仰系何年。
      夜来贮得空潭月,揭若天瓢曾醉眠。
      诗中的文瀛湖美得无与伦比,一山一木都倒映在清如许的湖里紧紧相连,连鸟儿都被这湖光山色的美景惊讶得迟迟不愿离去,夜晚都露宿在莲花上静享美好时光,鱼儿荡着微波缓缓地游向岸边,湖畔柳树静静地驻守着佳人。
      游龙山御制
      完颜璟(金)
      嵯峨云影几千重,高出尘寰迴不同。
      金色界中兜率境,碧莲花里梵王宫。
      鹤惊秋露三更月,虎啸疏林万壑风。
      试拂花笺为觅句,诗成自适任非工。
      古人笔下的龙山巍峨叠嶂,气象恢弘,别有一番天地。这里是文殊菩萨的净土,是大梵天王的宫殿,是道教、佛教文化融合之地,石窟艺术更是名扬远古,至今美丽依旧不减。又到金秋时节,这里又成了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地,丁香谷、锦绣谷、桃花沟、后山……火红色黄栌、五角枫层林尽染,漫山红遍。登顶之后,极目远眺,那高楼大厦、田野、村庄、汾河、晋阳古城……尽收眼底。

      本报记者栗美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10-27期

    • 第2020-10-26期

    • 第2020-10-25期

    • 第2020-10-24期

    • 第2020-10-23期

    • 第2020-10-22期

    • 第2020-10-21期

    • 第2020-10-20期

    • 第2020-10-19期

    • 第2020-10-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