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论坛

浅谈如何做好新媒体新闻编辑工作

  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以海量化的方式呈现;5G时代的到来,信息更新速度分秒必争;新闻来源从两微一端到抖音、快手等小视频平台的日益活跃……在当前的媒体时代,每时每刻受众都会通过各种社交媒体接收到实时更新的新闻信息。如何为受众服务,新闻编辑工作作为内容生产环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为重要,同时,对新闻编辑辨别其真伪、判断其价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自身素养做好新闻编辑工作以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是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把好政治导向关 具备新闻思辨力

  媒体始终是重要的社会舆论与价值导向引领者。当前媒体时代,正值媒体融合发展的多元整合时期,信息传播面广,影响力大,对涉及政治、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新闻编辑是信息的把关者,一定要有政治敏锐性和政策理解力,站稳政治立场,坚持正确舆论方向,把好政治导向关。
  这就要求新闻编辑自身需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时刻保持较高的思想水平和理论能力,要具备政治敏锐性和清晰的思辨力;同时,新闻编辑还要有扎实的新闻从业经验,不仅是全媒型人才还要做专家型人才,确保在面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时,以正确观念为指引,纠正有偏失的舆论导向,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新闻内容导向正确、格调高雅以及内容健康,生产出符合受众日益高标准要求的新闻信息。

挑选喜闻乐见事 坚持内容为王

  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已经不再依赖单一化的媒体获得新闻信息,新闻“产品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新媒体的核心基因便是将内容当作产品来经营,因此,内容为王永不过时。挑选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喜闻乐见事,明确自身定位,在坚持专业化标准的基础上生产个性化的新闻产品,才能发挥内容的强大生命力和传播力。
  首先,要做好党和政府政策方针宣传的耳目喉舌,将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运用通俗易懂、接地气的语言和形式,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受众。要围绕重大政策方针敏锐抓重点和热点,选准角度、把握尺度,坚守本色,追逐暖色,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清晰解读、生产传递正能量的新闻产品。
  其次,新闻产品要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为广大受众喜闻乐见。新闻编辑必须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在确保真实性的基础上增强新闻产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内容方面应该坚持关注民生、群众的衣食住行。比如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的停水、停电公告,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公交线路、交通更新、招聘信息等等。在做此类内容的时候,可以适当做好延伸阅读或者是组合编排。
  再次,新闻编辑要对内容进行再加工,明确自身定位,在坚持专业化标准的基础上生产个性化的新闻产品。对深度报道与调查性报道坚持专业化标准做大做强,注重对新媒体中新闻资源的充分挖掘与利用,并借助多元的方式呈现。生产个性化新闻产品要求新闻编辑有创新精神,加工出体现创意性和真正为受众喜闻乐见的内容。要针对细化的受众制定符合其需求的高质量和特色明显的新闻产品。所谓特色鲜明,就是要着力避免新闻生产的同质化。

起好标题吸眼球 编排科学合理

  新媒体时代,海量资讯稀释和摊薄了人们的注意力,在愈来愈短暂的浏览时间里,见缝插针的碎片化阅读,成了大家获取和分享信息的主要方式。在新闻内容同质化的竞争中,为了吸引受众眼球,传媒的标题愈来愈抢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标题决定了受众是否愿意打开一篇文章,从而决定了新闻的一次传播,而内容决定新闻的二次乃至多次传播。这就要求新闻编辑不但要注意标题制作技巧,而且在内容编排上更要科学合理。
  在标题制作中通常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准确。杜绝标题党,找到“准确”和“吸引力”之间的平衡点。值得注意的是,“准确”一定是优先于“吸引力”。好的标题确实出彩,可长可短,短标题有爆发力,长标题容易出爆款,但不准确的标题会损害媒体公信力,得不偿失。二是生动。新媒体时代,标题生动显得有活力有互动感;突出口语化的生动让受众感觉亲和接地气、可传播;活泼生动的网言网语可以引起受众的感情共鸣;设置悬念的生动可以调动受众的兴趣。三是人格化。使用人文化标题,关注热点。要相信文字的力量,要把新媒体的“新”,更多地体现在精神内核上。比如对新闻专业性的坚持,对人文关怀的坚守。学习使用轻巧、柔软的方式去呈现一些宏大、严肃题材的标题,善用文学性和人文性较强的标题。
  在内容编排上,新闻编辑要注意提取突出信息的中心内容和受众关注的方面,通过图文并茂、制作图表或配发视频,甚至是H5、动画、VR全景等等的新形式丰富信息内容,使受众立体、直观地了解相关信息。

敲定选题重策划 注重内外联动

  当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仅靠一个人的单打独斗是不行的,不但要有一个团队共同负责内容的策划、编辑和审核,还必须加强内部的交流、沟通、碰撞、互相学习以及和受众线上线下的互动。
  新媒体时代,我们直接面对的就是受众,要做到同受众交流,除了有态度还要有方法,要策划与用户贴近的产品,放低姿态,与受众融为一体,自然交流,打成一片。
  在舆论阵地愈发多样、舆论环境愈发复杂的当下,如何在新平台掌握最大话语权,传播权威有力的声音,这对新媒体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时刻保持对内自省、对外借鉴的工作态度,保持活跃的创造力,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为凝心聚力、促进发展、维护稳定贡献新媒体人的力量。 (作者:临汾日报社 柴亚虹)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10-27期

  • 第2020-10-26期

  • 第2020-10-25期

  • 第2020-10-24期

  • 第2020-10-23期

  • 第2020-10-22期

  • 第2020-10-21期

  • 第2020-10-20期

  • 第2020-10-19期

  • 第2020-10-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