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进步,新媒体行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融媒体时代下,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更加多种多样、更加简单快捷。曾经,人们获取新闻的途径可能仅是通过广播和报纸。如今随着电视、智能手机和网络的普及与发展,人们也注意到了电视新闻媒体,观众们可以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件、关注社会民生、知晓国家大事、了解国际形势。在这样的融媒体时代下,对新闻采编人员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挑战。目前,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水平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社会形势,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做出改变,改进工作方法,以此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新闻采编人员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新闻质量,以此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促进电视新闻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试论融媒体时代电视传媒业的新特点,探讨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的实力,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融媒体时代电视传媒业的新特点
融媒体时代,顾名思义,就是将媒体介质加以整合,充分发挥各介质之间的优势和长处,彼此取长补短,让国民群众可以看到更多真实性的、有价值的新闻。智能手机的普及为电视新闻媒体的传播带来了便利的条件,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通过观看电视节目参与互动,使受众参与度在一定程度得到了提升。这同时也对电视节目的方式创新、稿件质量、后期制作等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的实力
(一)新闻采编人员要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进步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便捷。然而,信息的质量也随着信息量的增大而变得良莠不齐,各种虚假新闻和有害信息传播甚广,很容易误导那些不具备较强明辨是非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观众,很容易造成社会动荡。在这样的形势下,新闻采编人员要确保新闻的真实性,要根据真实事件和实际情况播放新闻内容,要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受众,以此来提升新闻质量。
(二)新闻采编人员要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变迁,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也变得越来越火爆,有一些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会故意发布一些带有错误价值观念的视频,以此来吸引观众的注意。还有一些人为了一时的点击率会不负责任地编造一些子虚乌有的谣言,以此来博取别人的关注。这样的现象不仅严重污染破坏了新闻市场,更是浸染玷污了观众们的心灵和思想。在此形势下,新闻采编人员有责任也有义务通过引导舆论风向,归正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通过真实的事件和准确的信息,向观众传输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实并美化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三)新闻采编人员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新媒体软件的出现,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新闻、观看新闻。然而,我国有很多的不法分子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虚假新闻、提供虚假信息,故意制造恐慌,这样的行为很容易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动荡。新闻采编人员的本职工作就是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效避免人们产生错误判断,进而降低虚假新闻和有害信息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消除广大人民群众不必要的恐慌。作为新闻采编人员,要为观众们提供健康、绿色的新闻环境,以此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思考与建议
(一)增强文字加工能力
新闻采编人员要想使新闻稿件更具备吸引力,就要增强自己的文字加工能力,提升自己对新闻素材的捕捉能力和提取能力,以及对新闻内容的总结能力和概括能力。
首先,新闻编辑要寻找符合新闻内容和观众心理的关键字,思考适合新闻内容的标题。除此之外,还要转变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紧跟时代潮流。
其次,新闻编辑要摒弃新闻稿件中那些单调呆板的词汇,多融入一些网络时代下衍生的有趣幽默的新词汇,来迎合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告别新闻稿件中严谨单一的表述方式,采用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编辑语言,以此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吸引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观看新闻节目的积极性。
最后,要想更好地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众多媒体和电视节目当中脱颖而出,新闻采编人员在新闻的选择上,就不能把目光只放在一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闻事件上,还要选取贴合人民群众实际生活和社会事实的新闻。做到新闻事件接地气,新闻内容通俗易懂,扩大电视新闻的受众群体,让新闻内容老少皆宜。
(二)新闻采编人员要确保新闻真实性,挖掘新闻价值
作为新闻采编人员,对广大人民群众有着强大的组织能力引导能力,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从广大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科学地引领社会舆论的走向。新闻中一定要避免出现容易引发社会不安和恐慌的、造成人民争论不休的有争议的词汇,要多用一些理性的、客观的表述,要制造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使自身能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进而保障社会和谐安定。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型传媒方式的出现,新闻采编人员必须改革创新,不忘初心。在融媒体时代下,要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促进电视新闻行业蓬勃发展。(作者:侯马市融媒体中心 白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