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传统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是鼓励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大势所趋,它可以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营造舆论发展的正能量。然而在二十一世纪互联网迅猛发展下,融媒体很快进入大众视野,网民被赋予一定的话语权,而互联网舆论场自诞生之初就一直处于野蛮生长、缺乏规范管理的状态,直到2011年5月成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互联网信息内容才得到逐渐规范。那么,传统媒体如何适应新的发展模式,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如何继续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笔者认为是一个值得积极思考的问题。
1.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主要问题分析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电视台舆论监督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逐渐被弱化。新媒体的快速化发展,正在逐渐改变着社会舆论的生成方式和社会舆论的传播方式,对传统的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其次,传统媒体舆论监督作为曾经的舆论引导者现在正逐渐演变为新媒体的跟随者。在新媒体时代,可以看到的是不少事件已经在互联网和新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之后,电视台才开始对其进行跟进报道。这让网民对传统媒体的新闻实时性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甚至对电视台等传统媒体还能否适应时代发展的脚步提出了质疑。
最后,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开展舆论监督的难度逐渐加大。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人们对社会舆论监督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电视台作为新闻宣传的第一窗口,在社会舆论监督的开展和评价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往往会对社会舆论的走向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电视台舆论的发展现状与人们对于舆论监督的需求还存在着不匹配的问题。鉴于此,电视台开展舆论监督的难度在不断地加大。
2.如何在融媒体时代做好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
2.1坚持本土化特色
在电视台舆论监督的过程中,首先要立足与民生最为密切的问题,当地发生的事件是老百姓最为关心、更能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的。一个具有本土特色的话题明显能够带动听众参与的热情,比如在某地方台《政风热线》节目中,有一位盲人听众提出当地的残联办事不公,为数不多的学习机会没有给本地的盲人按摩师而是给了其他城市的盲人按摩师,引起了当地盲人群体很大的反响,就在接听电话的过程中当地有多位盲人听众打来电话补充,互动平台上听众的留言不断,这样接地气的话题特别能够引起听众的兴趣。因此,坚持舆论监督的本土化,让电视台舆论监督成为听取民生、解决问题的前沿阵地,以及将发挥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作为电视台舆论监督发展的目标,才是传统媒体的发展突破口。
2.2加强与各方的沟通
大多数的舆论监督报道都是批评类的报道,因此相当数量的报道都有可能会面临着被否定、拒绝、阻拦的风险。鉴于这种情况,在电视台舆论监督中需要加强沟通,毕竟舆论监督并不是为了为难谁,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及时地取得各方的理解和支持。以地方电视台的舆论监督为例,在监督的过程中需要取得上级单位和本级领导的支持、社会各级组织和社会群体的支持,还要尽可能取得采访对象的理解。为此,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具有诚恳的态度,需要真诚地与被采访者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让他们真正了解到电视台的采访工作只是为了解决问题,并不是想要揭短,进而促进矛盾的化解。
2.3实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优势互补
随着媒体的融合发展,电视台的发展方向也需要及时转变,进而适应时代潮流,紧跟当前的舆论监督发展趋势。新媒体在发展中具有互动性、参与性、个性化等多种特点,而传统的电视台则天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带动性。由此可知,虽然由于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使各传统媒体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是传统媒体在新时代的舆论场中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此,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传统媒体的发展优势与新媒体进行充分的融合,将双方之间的差异性作为合作的起点。比如,现在很多电视台都建立了可视广播,满足听众的好奇心,这也是吸引听众的一种方法。让听众通过手机端在各个不同的平台上即时发表自己的观点跟主持人进行互动,增强听众的参与度,这样的融合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能够良性地发展。与此同时,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台的发展也需要具有多样化的发展特点,例如,可以将电视台的舆论监督和新媒体进行结合,在新媒体的平台上设置专门的电视台舆论监督渠道,对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定位。随着5G时代的到来,还要考虑如何跟视频结合,进一步扩大节目的影响力,正确地引导大众的舆论导向,树立良好的电视台发展形象。
3.结论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的发展背景下,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挑战。为此,电视台需要对自身进行合理、精准的定位,对未来发展进行综合的考虑。与当前的时代背景相结合,不断提升舆论监督工作者的思想意识水平,提升主持人的素质,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取得一定的支持。此外,还需要注重舆论监督的成果、实现电视台与网络媒体的优势互补,促进电视台舆论监督效用的充分发挥。(作者:兴县广播电视台 弓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