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论坛

交通广播应急节目有声语言创作体会分析

  艺术具有特定的美感和审美特性,如何创造出更具魅力、持久发展的艺术,需要从实践中总结艺术创作的规律。广播电视节目播音与主持艺术所具备的独到的审美特性,更是需要在有声语言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创作的内外部技巧和创作心路,结合理论知识不断找寻修正艺术创作方向,本文立足山西交通广播应急节目中的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心得体会进行简单分析。
  山西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作为山西省委省政府指定的突发事件应急广播,承担着大量的应急直播和救助报道任务,由于恶劣天气、突发事故,大型集会等不可控原因,交通广播的节目经常需要打乱正常安排,临时调动主持人进行应急直播。这种非正常、无备稿时间的有声语言创作状态,反而成为了交通广播主持人工作的常态。作为长期编辑主持交通广播直播节目的主持人,这是山西交通广播近年来影响力最大的应急直播节目之一,作为主持人,一次又一次的应急直播经验,是一阶又一阶由不完美向完美直播节目进发的台阶,通过实践总结创作经验,可以帮助我们调整正确的创作方向和道路。

一、艺术创作真实性是基础

  艺术不是虚幻的,艺术需要真实,任何艺术都要真实的反映生活,否则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但是,这种真实并不是原生态的真实,而是需要艺术手段再创作。
  细化到交通广播的节目主持人来分析,路面状况、天气情况、路线规划、车辆车况甚至交通警察的警情警务,这些交通生活中的林林总总,都与主持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主持人成了交通参与者中的重要成员。继而成了大众最真实的一个成员角色。但是,这并不是完全对真实世界的反映,因为,这种媒介是通过建构而形成的。首先就是原生态的交通生活真实,在编辑记者进行淘汰筛选后,送与导播手中,按照一定规律整理之后,这些信息才到达主持人的口中,通过主持人利用有声语言的内部和外部技巧,阐述和理解之后播报,进而带给观众不同程度的感受,节目主持的过程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这样的形式不仅加深了生活的真实感,还给受众带来了美的享受,这便是节目主持艺术的审美特性。

二、主持人语言艺术创造性的表现

  主持人是联通广播电视节目与观众桥梁,广播电视的特殊艺术特性决定了主持人的艺术创造性不是自身的表演,而是要将节目与自身相结合,突出节目内容主旨,利用语言体态的设计、情景情绪的调节、话筒前的状态及对象感的捕捉等技巧把节目的意图表现出来,进而来展现节目内在的艺术。
  山西交通广播应急特别的有声语言创作,需要在客观的播报路面状况时,将自身的情感与受众群的情感紧密结合,急受众之急、想受众之想,在通行困难的路途中,利用技术手段多方连线,超长时间直播,不厌其烦地为听友指路解惑,将行路车友、前方记者、执勤交警的信息汇总播报现场分析,使得交通参与者能够互相理解配合,营造了社会各方共筑交通顺畅的和谐氛围,使受众产生一种审美的愉悦,进而形成持续收听习惯。这种节目有声语言创作的魅力,使平实的节目变得更具个性化和艺术性,这是一种艺术创造性的表现。

三、扎实的播音基础技巧与有声语言艺术创造性相互推进

  艺术美是具有感染力的美,有声语言艺术也不例外,它可以使受众身心愉悦,也可以影响受众的心理,进而改变受众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具体在节目主持艺术中表现出来的是节目主持人利用播音主持艺术的技巧手段,表达节目主旨展现自身魅力,对受众群进行视觉和听觉的冲击,进而对其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使之体验到美的愉悦,并对受众的情感变化、伦理道德、消费取向等一系列价值观都起到一定程度的引导作用。前文提到过,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广播电视不仅是艺术载体,还是功能强大的文化传播媒体。在此基础上的有声语言艺术,又附带着媒体的威信,力量强大。想要掌握这种强大的力量,节目主持人不能仅凭播音主持基础技能,更要提高自身的修养、注重人生阅历的积累、以及对世界的感观和认知传递信息的能力,进而升华的艺术创造力。
  具体到山西交通广播的应急节目中,我们可以听到,主持人声音优美、吐字清晰、功底扎实,长时间直播仍旧保持着强烈的播讲愿望和积极的状态,面对突发状况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在复杂多变的交通状况下,不少听友都情绪激动地质问为何拥堵,主持人客观播报路面状况后,又结合自身经历、科学常识耐心解释,综合多方因素提供绕行线路,解除了车友对交通部门的误会,引导听众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使听众的心理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例如,每到冬季,太原往返古交的高速公路由于包含多条长隧道,容易交通管制。每到这时,都会有不少不理解管控措施的驾驶人在高速路口聚集不肯离去。道路设施是固定的,管控措施也是合法的,按部就班的解读政策规定,并不能缓解驾驶人的不良情绪。这时,便需要通过有声语言创作的情感处理,像排兵布阵一样组织语言,利用重音、停连、语气、节奏传达路面状况和交通管理信息。同时也可以发挥好纽带作用,联络交通管理部门,尽快更新管制信息,发布更多细节,人性化管理。很多时候,拥堵的原因清晰,即便是排队时间长,也能得到驾驶人更多理解。
  在交通广播实际工作中,已经有多次类似情况,得益于有声语言创作的柔化处理,堵在高速口的驾驶人响应号召中散去。而已经行驶在恶劣路面的车主,通过收听主持人的话语,获得高速交警警车带道信息,直播间的语音,成为交警的呼叫中心和发布中心。因山西省高速公路山区路段占比大,弯多坡多桥梁多隧道多小气候多团雾多,山西交通广播的应急直播节目,很多次都是凌晨才结束。当警车带领的长达几公里的最后一批车友到达目的地,许多车友都感慨,交通警察的形象在他们心中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山西的交警和广播都太棒了,没有交警辛苦带道回不了家,没有交通广播的声音支持风雪交加的夜坚持不下去,这是一生难忘的经历,是最温暖的力量。
  广播电视节目中的播音主持艺术是大众文化中提取的精华,随着时代与受众需求日新月异的变化,节目很难清楚划分是娱乐服务还是新闻播报,播音与主持也越来越模糊了界限,这样背景下的播音主持艺术创作,越发需要从生活中汲取养分,从创作者的真情实感播报意愿出发创造美。源源不断的信息形成了播音员主持人情感的物质材料,因情感变化产生出强烈的播讲愿望,继而生发出影响力很强的追求美的理念,这是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基础也是难点。

四、应急直播节目中的有声语言创作不足之处

  在多期山西交通广播《应急特别节目》中,主持人的体验、构思、传达都是“临场发挥”。路面状况瞬息万变信息不断更新,几乎是看到信息的瞬间就要做好整理播报讲解分析,如一气呵成的狂草书法,落笔疏密已成。总得来说播报平铺直叙谈不上构思精巧,因为一直是直播状态,信息第一时间播发,前方记者和交警连线的内容只能是导播接线时简单概括,难分轻重缓急,主持人直播的情感状态与连线人脱节,整体回顾细节粗糙有些地方甚至逻辑混乱。

五、有声语言创作的可提升点

  除了应急节目,交通广播其它日常节目在路况信息大量加入时,都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无论是资讯播报还是音乐抒情,全天节目都会有路况穿插,很难预测什么时候路上就有了突发状况,交通事故、医疗救援、紧急寻人、气象灾害。在做好传递信息这个首要任务时,服务性和艺术性似乎是冲突的。但从播音主持有声语言使用和创作的基础出发,再回看这个问题,两者并不对立。
  将有声语言工作按照文体可分为新闻播音、通讯播音、评论播音、文艺播音和对话播音。每一部分都是先分析文稿特点或组织语言,再结合播音技巧详细分析如何抓特点播好稿件。笔者认为,学习掌握好新闻播音的共性规律对即兴创作播讲能力提升最有效。
  山西交通广播没有一档专业的新闻节目,但所有日常节目,随时都会有路况穿插,这样的信息完全没有备稿时间,即时路况见到即需播出,主持人甚至需要边播边纠正听友路况编辑的错误。这样的播出内容,完全切合新闻稿件规律实、新、要、快、短。研究怎样播好这样的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

六、结语

  当代广播的新特点是专业频率细分,细分频率中的节目板块具有贯穿整套节目的统一特点,具体到交通广播,这种特性便体现在无论是你是做交通专业节目还是娱乐脱口秀又或音乐抒情节目,除了节目中个性化的内容,还需要运用有声语言创作中的艺术性与实用性技巧。形象感受、情感体验做基础,扎实的专业功底做工具,充分的广义备稿做补充,才能恰当灵活的使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转换自然,顺利连结多方面内容,达到生动传达客观内容的艺术效果。(作者:山西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 兰莹)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11-09期

  • 第2020-11-08期

  • 第2020-11-07期

  • 第2020-11-06期

  • 第2020-11-05期

  • 第2020-11-04期

  • 第2020-11-03期

  • 第2020-11-02期

  • 第2020-11-01期

  • 第2020-10-3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