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论坛

“做活”人物电视专题片的几点思考

  人物专题片是电视专题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很短的策划、摄制时间内浓缩主人公的人生精华,体现主人公真实特性,展示人物的人生轨迹和奋斗生涯中的酸甜苦辣,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参与做大量文章。本文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从人物选题、重点把握、细节捕捉等方面谈谈看法。

一、选题要准、立意要新、突出人物个性。

  选好题材是做活人物节目的关键,我认为在选材上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要紧扣时代主旋。选择与我们生产、生活紧密相连,贴近、感人的人和事,即近年来业界人士常常挂在嘴边的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2)用敏锐的眼光去捕捉人物身上的亮点。就是发现人物身上不同于常人的特点,这也正是新闻记者不同于常人的目光所在。获一等奖作品《孝星常存灯》,就是捕捉到了花甲老人常存灯数十年如一日,历经千辛万苦精心侍奉两位高龄病残老人的感人故事,才使节目产生强烈的轰动效应。创作的《当代愚公绿山梦》,挖掘了省水利厅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退休干部优秀共产党员高文毓同志,退休不退志,怀着一颗回报家乡的赤子之心,毅然返回家乡,承包万亩荒山。从2000年开始,带领全家老小,扎根深山,植树造林。多年来,他初心不改,矢志播绿,倾注毕生所学,发扬坚定信念、科学求实、锲而不舍、艰苦奋斗的精神,实现了播绿万亩荒山的“绿色梦”,为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县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展示出当代愚公的新形象,节目生动感人,主题突出,代表性强。(3)所选人与事多使用动态方式,就是所选人与事多是在“进行”当中,有画面,有看点,有亮点。因为我们手中掌握的电子传媒的最大特点就是“动态”和“立体”,声像并茂。“动态”的人与事,可选择性强,适宜于画面构图,而且在多数情况下,使用画面语言更易被群众接受,再配以好的有声语言,整个作品就成功了。若抓拍的人和事件处于“静态”状态的多,画面变换的角度就小,再加上机位长时间固定在一个地方,一个长镜头拍到底,画面就显得死板,使观众在电视上看到的就是一张张很生硬的照片,(4)所选人物要极具“个性”,身怀“绝技”,像获奖的作品《大山送报人》中的崔宏选,“愚公年老能移山,我年七旬不休闲,能动之时多为众,柱拐送报是乐观,”这位老人,能说能唱,出口成章,逗趣而极富个性,节目中他自编、自唱的六段顺口溜,极富哲理,又把他的个性张扬到了极致。

二、精心策划、确定主线、筛选材料。

  第一,策划必须考虑到电视媒体的特点,电视节目声、像互动,这是它有利于其他任何新闻传媒的重要方面。因此在策划配置使用资源时,一定要注意充分开拓发挥它的多功能性。也就是说,要充分使用它的长处,能够以镜头和画面语言说明问题的,决不要“双管齐下”再使用有声语言。能使用同期声的,就不要使用话外语言。
  第二,整个策划必须始终紧紧围绕主题进行。比如标题,要让它真正能够揭示主题内容,真正成为节目的眼,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拟订题目,或者选取素材,都要确实服务于主题,真正表达内容所需。
  第三,围绕主题找准切入点,设置确定吊人胃口的“悬念”,吸引观众看下去。在主题的发掘上,要把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让受众通过一个一个的故事感受人物对待生活的态度。

三、把握细节、声画并茂、情节感人。

  在人物专题片中,细节的运用至关重要。所谓细节,是指在电视屏幕上能刻画人物性格、标志事件深度、环境与景观特征等最小单位的画面组成,真实生动的细节对于刻画人物、表现主题,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一部优秀的电专题片中,会有多个鲜活的细节,而恰到好处的细节运用可以成为人物专题片的闪光点和动情处。因此,在拍摄过程中,就得学会捕捉细节,精心选择细节,首先要选择典型细节,就是最有代表性,最能说明问题本质的细节。其次,要围绕主题选择细节。细节的运用,要放在主题背景下加以考虑,要选择那些最能说明主题、深化主题的细节。由画面组成的动作细节、神态细节、环境细节等都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事件更生动、报道的主题更富感染力,用细节表达情感,用细节望造形象,用细节深化主题,这是电视画面美学,也是电视的审美学需求,这样做出来的片子就会鲜活、生动,更具吸引力。再次要把握好人物同期声。人物同期声包括人物讲话、记者与人物的对话、人物与相关事件人的对话、相关事件人对人物的评价等等。在电视人物专题报道中,同期声与解说词都是声音元素,我认为同期声比解说词更重要。常言道:“言为心声”,如果没有人物同期声,单靠画面和解说词是很难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再次,同期声是通过当事人的心里嘴里说出来的,更具有真实性。《大山送报人》这件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充分运用民间口头文学,把崔宏选老人在生活中创作的诗歌镶嵌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故事里,而且由老汉亲口吟出,清新隽永,贴切自然,把崔宏选老人的性格表现得淋滴尽致,作品选录了老人的五首诗,歌以言志,每首诗都是那样的感情奔放,掷地有声。作品同期声运用得很自然,16次同期声14次是崔老汉的声音,画面丰富了主题,警句折射出人生。
  总之,做活人物专题片除了把握好以上几点外,还要调动电视的各种元素,比如音乐的渲染、字幕的点缀、朴实的语言、引人入胜的片头、回味无穷的片尾等,会增强人物专题片的艺术感染力,让节目的视觉效果得以强化。只有这样一件鲜活生动、有血有肉、清新自然、富有思想内涵的人物作品便会呈现在观众面前。(作者:芮城县融媒体中心 牛绪茹)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11-09期

  • 第2020-11-08期

  • 第2020-11-07期

  • 第2020-11-06期

  • 第2020-11-05期

  • 第2020-11-04期

  • 第2020-11-03期

  • 第2020-11-02期

  • 第2020-11-01期

  • 第2020-10-3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