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政策力度最强的扶贫举措,国家税务总局沁水县税务局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主攻方向。
为深入了解帮扶村当地的乡土资源和风俗民情,扶贫工作队跑遍了龙港镇西河村和土沃乡后马元村的每一处角落,每一户人家。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和座谈讨论,结合西河村山多草密的自然环境,引进每户一羊集中饲养扶贫项目。在后马元村因地制宜推进符合当地资源特点、符合产业导向的帮扶项目“百亩蚕桑园区”和“三个大棚养殖”,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和扶持当地企业,实现了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切实提高贫困户的基本收入。
“村里有了合作社,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不仅有了稳定收入,还可以照顾到自家地里的农活,真是帮我解决了大难题!”田王社是土沃乡后马元村的贫困户,这两年六福养羊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带动了不少像他一样的贫困户就近就业。
后马元村位于土沃乡以南,是个地理位置偏僻的小山村,土质适合谷物生长,村民几乎家家户户种谷子,种植结构以玉米、小麦、谷子三大作物为主。西河村位于龙港镇的西北边缘,灌木茂密、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宜牧、宜林,但不适于农耕发展,主要产业是以牛、羊、猪为主的养殖业。
为了打开村里农产品的销路,提高农民收入,工作队根据村里的实际困难,大力开展消费扶贫。“扶贫要扶到点子上,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开展消费扶贫,以购买代替捐赠,才是帮助老乡提高收入、脱贫致富的长久之计。”这是沁水县税务局副局长、驻后马元村扶贫队队长李勇同志的“扶贫之道”。
本报记者王媛 通讯员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