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山西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成效显著

试运行6次122天,规则体系连续有效,统筹兼顾各方利益

  本报太原1月8日讯(记者王龙飞 通讯员冉涌)2020年12月31日,山西电力现货市场顺利完成第6次连续结算试运行,市场运行平稳,基本达到了优化资源配置和释放改革红利的双重效果。
  2017年,我省被确定为国家8个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建设省份之一后,省电力公司作为负责任的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并切实发挥好应有作用。2019年9月1日起,山西电力现货交易市场在国网系统率先进入结算试运行阶段,省电力公司采取单日、单周、半月、整月、两月的方式,逐渐延长试运行周期,努力验证了山西电力现货市场的规则体系。
  据悉,在全国8个现货市场试点省份中,山西电力现货市场是唯一同时具备开展省内深调服务市场,采用节点电价机制,涉及省内现货、省内辅助服务与跨省调峰辅助服务、跨区现货市场之间复杂衔接问题,允许用户侧市场主体参与现货市场四个特点的现货试点省份。
  从6次试运行结果来看,虽然先后经历了检修密集期、极寒供热期、风电大发期、迎峰度夏期和迎峰度冬期,但山西电力现货市场总体保持了电网安全、市场平稳、利益公允,较好地聚焦了“市场化、透明度、高效率”三个关键点,充分发挥了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以及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统筹兼顾各方利益诉求、实事求是设计市场体系、协同优化业务运营管理、清晰划分市场运营费用、有效控制不平衡资金等五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数据显示,试运行期间,参与现货市场的全省370个发电主体、42个大用户及165家售电公司代理的6001个零售用户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受益。其中,低成本机组增发电量7.27亿千瓦时,电能量结算均价呈现逐次下降态势。高成本机组虽然减发电量4.55亿千瓦时,但通过转出高价合同、买入低价现货电量,赚取中长期与现货价差增加收益月均0.76亿元。发电侧降价红利足额传导至用户侧,降低了用户的用电成本。
  2020年9月,国家发改委首次选派现货专班专家组,对山西现货市场长周期结算试运行调研评估。专家组认为,“山西结合本地特点进行了创新设计,实现了电力市场与电力运行紧密结合,推动了市场效率的逐步提高,初步建立了可长周期结算试运行的现货市场,基本达到了改革试点目标。”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1-08期

  • 第2021-01-07期

  • 第2021-01-06期

  • 第2021-01-05期

  • 第2021-01-01期

  • 第2020-12-31期

  • 第2020-12-30期

  • 第2020-12-29期

  • 第2020-12-28期

  • 第2020-12-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