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刚刚整合重组不到半年的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召开了一届一次职代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十四五”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以“大容量、高参数、成本优、新能源占比高、效益好”为发展定位,以“54221”为核心发展目标,以“火电+新能源+电网+储能+光伏制造+智慧化”为发展路径,在有效经营、节能降碳、科技创新、对外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将晋能控股电力集团打造为具有竞争力、创新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内知名、行业一流绿色电力服务企业,“挺进”国内发电行业前10名。
据介绍,“54221”发展目标中的“5”,就是到2025年,电力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千瓦,不仅是量的增加,更注重质的提升;重点推进大同、长治、吕梁、新疆4个“智慧能源一体化”示范基地;另外两个“2”,即新能源装机容量达2000万千瓦,以及单机66万千瓦和百万千瓦以上高参数、大容量智慧电厂装机容量达2000万千瓦;最后的“1”,即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全资、控股发电企业的全部装机容量为3191.7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总装机达到559.28万千瓦,占比28.7%。燃煤、燃气、水力、风力、光伏发电等门类比较齐全,发电装机、发电量、供热量均位列全省第一,光伏制造电池、组件综合产能达到11GW。
2020年,晋能控股电力集团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发电量完成722.4亿千瓦时,同比增幅9.67%;售电量完成155.45亿千瓦时,同比增幅17.6%;营业收入完成309.85亿元,同比增幅1.4%;利润总额完成6.78亿元,同比增幅294.1%;煤电利用小时数完成4849小时,比省调平均值高442小时;供电煤耗完成326.4克/千瓦时,同比降低1.12克/千瓦时。同时,还取得了整合重组高效推进、装机规模全省领先、清洁能源突飞猛进、运营效率位居前列等“十项成就”,同时在安全生产形势、重点项目推进、电量营销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圆满收官“十三五”。
2021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晋能控股电力集团高质量发展的起步之年、关键之年。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将坚定不移“讲政治”、真抓实干“促生产”、提振信心“谋发展”,全力完成各项重点工作,并明确提出六项主要指标:发电量820亿千瓦时;售电量156亿千瓦时;营业收入409亿元;利润16亿元,力争完成20亿元;煤电利用小时数4848小时;供电煤耗325克/千瓦时。在此基础上,实现“管理水平更高、资产质量更优、盈利能力更强、基本面更好”等四项目标,为顺利实现“十四五”目标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为全省推进能源优势转换、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贡献更多力量。
本报记者王龙飞 通讯员田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