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市县新闻

沁水县土沃乡:融合发展壮大新业态

  近日,记者在沁水县土沃乡太行一号南阳驿站建设现场看到,施工正在紧张进行,一个造型别致的民宿客栈呼之欲出。
  “近年来,沁水县以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结合各乡镇生态资源优势、在地文化、特色产业等,着力打造了3个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和10家独具沁水特色的‘太行人家’民宿客栈。”沁水农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秀萍在施工现场一边忙碌,一边对记者说。
  南阳村位于历山脚下,古称寨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镇。抗日战争期间,南阳村成立了沁南境内第一个党支部和抗日政府。1943年2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太岳分校(太岳抗大分校)在沁南县东川、下川村成立,5月迁至南阳村,是延安总校的第七分校。村口,2500余年的古槐颇引人注目,它见证了革命战争的风雨,改革开放的生机,春风中悄悄吐出了新芽。
  “南阳有三宝:古槐、抗大遗址和玉皇庙。”董秀萍介绍说,“近年来,南阳村着力打造‘红色南阳、荆浩故里’乡村旅游品牌,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村民们看到增收有望,纷纷开起了农家乐。”
  村口西侧,慧慧农家乐很红火。村民刘江慧之前在县城打工,自去年太行一号公路开通后,来来往往的游客多了,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她又在农家乐旁边开了一家小超市。
  进村往左拐,是太岳抗大分校旧址。村民王兴荣75岁,在抗大分校做讲解员已20多年。“这段时间,每天都会接待300多名游客,大家来这里追忆抗日军政大学的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王兴荣自豪地说,“抗大分校现在已是省市县三级政府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啦!”
  在抗大分校,记者巧遇前来踩线的市全域旅游集散中心负责人申慧。她高兴地说:“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为了盘活全市红色旅游资源,市全域旅游集散中心精心为大家打造了红色党建、主题党日等系列活动线路。”
  “康养产业让晋城换道赛跑,但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仍需付出艰苦努力。”董秀萍说,加速融合是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沁水县农林投公司依托土沃良好的农业、文化和生态资源,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手抓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一手抓产业开发和招商引资,引进山西龙隐山居度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打造成了杏则徒步文旅小镇这个样本。
  从南阳村到杏则村大约10分钟车程,沿途秀水清如玉、奇峰翠插天,生态人文资源无与伦比。“杏则徒步文旅康养小镇集休闲、康养、徒步、观光、民宿为一体,主要建设有龙隐山居、龙隐田园和徒步休闲步道三个板块,还与村集体股份合作社运营有千亩连翘种植基地。”龙隐山居负责人宋红梅介绍,“2020年8月,杏则徒步小镇成为网红打卡地,全村域围绕徒步休闲运动为主要内容,联动文旅康产业,植入龙隐山居微度假、慢生活核心理念,构建传统+时尚的醉美山居驿站。目前,项目二期以增建阳光生态园及所属配套的环绕休闲农业园、采摘园、田园小院等设施正在有序建设中。”
  天下之大,黎元为先。“菜篮子”是民生工程。土沃乡下格碑村,润泽农业有限公司在这里建有77栋蔬菜大棚,主要供游客采摘和当地群众日常生活所需,短链物流为当地群众和种植户都带来了不少好处。
  “以前我在外跑运输,虽说能挣些钱,但花销大,也顾不了家。2020年6月,我承包了润泽农业的一栋草莓大棚,县里专门派有技术员指导种植,效果很不错,腊月和正月卖了俩月,本钱差不多赚回来了。”在距南阳村不远的下格碑村润泽农业园区,40多岁的村民靳红军正在技术员指导下给草莓施肥。
  靳红军告诉记者,入口的东西一点不能马虎。为了确保草莓质量,他们坚持有机种植,用生物益菌和红糖发酵稀释后对草莓根部进行浇灌施肥。
  不远处,拉菜的车辆正在装筐。卖菜的老板王张霞、席东海是下格碑村专业合作社的合伙人,俩人承包了润泽农业5栋大棚,种植小瓜、辣椒、西红柿等日常蔬菜,产量和销路都不错。
  再往远处,是食用菌种植大棚,村民们有的在制作菌棒,有的在修整大棚……“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我们村群众就近就业、稳定增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下格碑村村民柳小磊高兴地说,“产业发展壮大了,群众就业门路更广了,增收致富有了新希望。”
  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润泽农业有限公司通过与高校、企业合作,共同研发了各种口味的冻干燕窝银耳羹,有效提高了银耳的附加值。

本报记者崔振海 通讯员杜艾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4-03期

  • 第2021-04-02期

  • 第2021-04-01期

  • 第2021-03-31期

  • 第2021-03-30期

  • 第2021-03-29期

  • 第2021-03-28期

  • 第2021-03-27期

  • 第2021-03-26期

  • 第2021-03-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