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休闲空间

阳城县暖辿村:红色文化墙画出靓丽风景线

  本报讯 当你步行进入阳城县河北镇暖辿村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墙一画”的景象,非常吸人眼球。放眼望去,鹅黄色墙面上画着党旗、国旗、火炬、号角、冲锋陷阵的革命战士,有当年儿童团和支前模范,展现着该村的红色文化基因。很多省内外的游客慕名前来,通过墙画感受先辈的革命足迹和革命精神,成为当地一道靓丽风景线。
  抗日战争时期,阳南县县委、政府就在这里,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居住过。如今,村里保留着许多革命遗迹,如邓小平临时住址,阳南党政机构、民政、教育、公安等。
  “红色文化墙突出红色党建、红色人文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不仅让单调的墙面瞬间变得生动活泼,还发挥起了‘红色教育’作用,让群众及外来游客在耳濡目染中将这些知识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暧辿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刘培军骄傲地介绍说,“这些墙画颜料都经过特殊处理,10年不会掉色。”
  “从前的环境可没有这么好。现在,水、电、网都有了提升,还铺上了水泥路。在外读书的儿女回家更方便了。”望着眼前的水泥路,老党员刘兆才感慨道。
  据了解,暖辿村有670多口人,但常住人口仅有300余人。年轻一代大多出村去读书或务工,老龄化严重。现在的暖辿村环境整洁,道路交通条件变好了,村民的幸福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如今,暖辿村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红色旅游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同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本报首席记者栗美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4-06期

  • 第2021-04-03期

  • 第2021-04-02期

  • 第2021-04-01期

  • 第2021-03-31期

  • 第2021-03-30期

  • 第2021-03-29期

  • 第2021-03-28期

  • 第2021-03-27期

  • 第2021-03-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