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春暖花开,气温适宜。在高速公路小客车免费通行的利好刺激下,许多人利用假期走出户外,感受春天的气息。记者获悉,清明三天假期中,我省多个景区迎来了客流高峰,呈现一派踏青赏花的热闹场景。
春景醉人游客持续上升
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我省气候适宜,各个景区都迎来了客流高峰,相较往年都有不同比例的增长。
4月4日,清明小长假第二天,一大清早,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清相国》主人公陈廷敬故居——皇城相府景区迎来了游客高峰,许多游客都是慕名而来观赏东方古堡,了解相府文化。除了《迎圣驾》《盛世八音》等演出之外,由实力团队倾心打造的大型的真人实景演出《一梦相国》,真实再现这座600年大院的故事,目睹《康熙字典》这部巨作,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帝师一代名相一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的故事。在缅怀先贤的同时,也使游客们充分感受到了皇城的悠久历史,陈廷敬的贤德功绩。清明小长假期间,共接待游客2.1万人,门票收入190余万元
4月4日上午9时许,第三十一届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寻根祭祖大典隆重举行。雄壮豪放的威风锣鼓开启了乐舞祭篇章,祭祖大典分为“开场”“佈供”“乐舞祭”三个篇章。大典在代表18次移民壮举的18响礼炮中拉开帷幕。古槐后裔代表依次向大槐树移民先祖敬献三牲、五谷、肴馔。来自山东、河南、河北、江苏、陕西等18个省市的古槐后裔代表向移民先祖敬献了18种水果以及美酒和花篮。《想家的时候》《母亲》《回家》《大槐树》,一首首荡气回肠的歌曲,以及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舞蹈《来龙去脉》,表达了槐乡儿女对大槐树的无限深情、对移民先祖的缅怀之情。
小长假三天,洪洞大槐树景区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87万人次,刷新了景区清明小长假游客接待纪录。
省内周边游成出游关键词
“3天的假期,不出门玩有些浪费,出门旅游又不免仓促,所以选择周边的一些景点。”对于太原市民李晓来说,小长假的出现,让周边游进入她的视线。
记者了解到,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李晓一家选择去素有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的绵山去踏青,绵山景区精心准备的各类寒食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全方位展示了绵山的历史文化内涵,尤其是针对山西游客实行免头道门票政策,感觉真是不虚此行。
绵山作为举世公认的“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景区在往届寒食清明文化旅游节的基础上,不断补充、拓展、完善节日文化内涵,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和表达形式,创新发展如荡秋千、踢毽子、武术和拔河等传统健身体育项目,抢救如蹴鞠等将近濒危的健身项目,将其融入现代休闲生活与度假旅游当中,为游客全方位地呈现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假日期间共接待游客约3.2万人次。
今年的清明小长假,1-2日行程的周边游成为市民的热衷选择,大部分市民选择在扫墓、祭祖后陪家人出游踏青。“省内周边游”成了今年清明小长假的出游关键词。
在三天假期中,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左权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昔阳大寨等红色景区成为广大市民、学生、战士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高速公路继续实行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让假日旅游市场“活力”迸发。据统计,清明小长假,全省各大景区接待的游客有70%—80%来自周边200公里之内的自驾车游客,有约六成为家庭出游。
乘高铁赏花海备受青睐
清明小长假前,省文旅厅发布了“游山西·读历史:山河春意”十大春日主题打卡地,3月25日,“山河春意 花开运城”2021运城春夏文化旅游季活动拉开帷幕。每年的3月下旬开始,正是运城500万亩花海次第绽放,杏花、桃花、油菜花芳香醉人,吸引了不少喜欢踏青赏花的游客到运城赏花海、游田园、看民俗、享农家乐。运城以全域旅游的思路打造旅游业发展新模式,努力打造知名旅游强市,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来运城旅游观光,助力运城市农文旅融合发展。
运城各县市今年举办的各类特色主题活动也备受游客青睐,新绛县第八届桃花节、“夏都花开·醉美乡村”夏县桃花节、平陆县桃花艺术节,更是吸引了很多乘坐高铁游运城的游客尽赏花海、亲享自然。有的景区还推出戏曲、太极和旗袍等多种风格各异的表演活动,使赏花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太原市民李峰说,清明小长假高速路免过路费,高速路上肯定比较拥挤,乘坐高铁既方便快捷又安全,而且高铁往返,大大缩短了路上的时间,在有限的假期内能有更多时间享受目的地风情。
清明假期里,无论是“自由行”还是“跟团游”,游客乘坐高铁出行比例都呈上升趋势,三天假期,从太原发往各地的动车票都被提前抢购一空。
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高铁线路的不断丰富,选择周边高铁游的市民较往年增长显著。高铁出行较普通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分别在时间、价格、便捷以及舒适度上略胜一筹,正逐渐成为市民周边游及部分国内中长线游的热门出游方式之一。
本报首席记者栗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