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市县新闻

秦海江:创新剪纸工艺 助力“非遗”传承

  •   “这几幅仕女图采用的是剪纸中的‘阴刻’手法,这种手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是容易上手的一种剪纸技艺。”秦海江一边干活一边向记者介绍。
      一张桌子,一个沙发,几把椅子,这就是位于长治市上党区西火镇梁家庄村的秦海江剪纸工作室内所有陈设。这看似再简单不过的陈设,却陪伴秦海江和他的剪纸走过了十多个年头。
      谈起为什么选择剪纸这门手艺,秦海江笑着说:“初次接触这一行,还是在一档电视节目里,当时里面展示了一幅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剪纸作品,让我非常震惊,当时我就萌生了从事剪纸艺术的想法。”通过多年摸索、钻研,秦海江独树一帜,将雕刻、书法元素融进了剪纸艺术,创造了一套崭新的剪纸流程。
      “一般剪纸工艺只要在纸上画好相应的形状,照着剪即可,但我是选纸、固定纸张、绘画、刻画、装裱等严格按照步骤来做,缺一不可。”秦海江说。
      十多年来,秦海江通过学习钻研,创作了很多以新中国成立前后有影响的人物、事件为原型的剪纸作品。同时,他还与时俱进,不断丰富作品类型,创作出了具有田园情怀的“狮子狗”“藏獒”系列和向抗疫者致敬的“最美逆行者”系列。
      2020年,凭借精湛的技艺、创新的手法,海江剪纸入选长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谈到未来,秦海江说他希望探索更多剪纸技法,将这门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本报记者冯毅松 通讯员侯鑫灿 向峥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5-16期

    • 第2021-05-15期

    • 第2021-05-14期

    • 第2021-05-13期

    • 第2021-05-12期

    • 第2021-05-11期

    • 第2021-05-10期

    • 第2021-05-09期

    • 第2021-05-08期

    • 第2021-05-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