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投资理财

宽幅震荡中把握结构性机会

  •   

    编者按:
      近三个月来,市场板块轮动加速,结构性行情愈演愈烈,诸多不明朗因素影响之下,上周市场迎来急速大幅调整。很长时间以来,市场资金一直处于存量博弈状态,并没有太多增量资金,所以,如果资金涌入一些高景气赛道,就势必要从另一些板块撤出,因此导致了7月以来市场出现大幅震荡和分化。近期,以新能源、半导体为代表的高科技板块,因长期发展前景光明,又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景气度持续上升,大受资金青睐。
      上周市场大幅震荡,板块分化严重,河南汛情和国内疫情成为短期影响市场的两个最大事件。从上周五A股的表现来看,消费类题材依旧表现较弱,市场风格切换转折点尚未出现,市场对于新能源题材依旧抱有很高的热情,但目前追高风险较大,投资者不宜太过激进。
      公募基金半年报披露,二季度公募基金对重仓股进行了大调仓。二季度公募加仓6500亿元,集中在医药、新能源、半导体板块,形成了新“抱团”。中长期来看,目前A股整体PEG水平处于历史中位水平,其中,创业板一致预期再抬升压低PEG,其性价比依旧较高。题材方面,景气度维持高位的消费升级和科技板块依旧有较强的吸引力,建议重点关注具备业绩确定性的高景气、高成长赛道,以及可能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引擎的新经济板块,在市场宽幅震荡中把握住结构性机会。

    疫情是市场主要风险
    继续关注高景气赛道

      “上周市场宽幅震荡,板块分化严重,周度成交额上升,北向资金流入。有色金属、电气设备和钢铁板块涨幅居前;食品饮料和农林牧渔板块跌幅居前。”山西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麻文宇认为,国内疫情依旧是市场最大的风险点。从上周A股的表现来看,消费类题材依旧表现较弱,疫苗概念再起,可见市场对国内疫情反弹担忧较大。短期国内疫情尚不明朗,全球疫情反弹力度较大,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下跌,未来工业品通胀或将有所缓解。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作出冷静客观的判断,指出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相应地,政策基调更加强调“要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其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预计整个政策基调对市场的影响温和偏积极。产业政策方面,会议要求,要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能源车和前沿技术国产替代将是下半年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新能源和硬科技题材依旧是长期优质赛道。
      可继续看好新能源汽车板块。6月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数据超市场预期,渗透率快速提升。此次政治局会议重点提及该行业,市场将维持较高热情,短期有望延续强劲走势。
      麻文宇建议,本周重点关注风电板块,目前风电行业迎来明显的成长期。重点关注家用电器板块反弹机会。今年以来,家电板块调整幅度较大,未来数月家电需求或将扩张。结合一致预期来看,目前的估值水平基本处于极端低位,估值修复空间较大。另外,关注保险板块龙头标的,目前估值已处低位,板块下行风险较小,性价比凸显,投资者可关注其反弹机会。
      麻文宇继续推荐关注医药板块,重点关注创新药和疫苗概念子板块。国内疫情再起,未来我国将面临疫苗升级再接种过程,疫苗概念龙头标的上涨空间较大。中长期来看,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三个方向。消费板块:休闲服务、医药;长期优质赛道:碳中和、科技类、新基建;稳健底仓品种:大金融。

    “宁组合”PK“茅指数”
    逆向思维方能稳居市场之中

      “伴随着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的结束,7月的A股市场以下跌报收,并没有像大部分投资者预期的那样:五穷六绝七翻身!”海通证券山西分公司投资顾问袁晓峰回顾7月市场认为,上证指数月度跌幅达到5.4%,深成指跌幅4.54%,创业板指数略微强势,跌幅较少,但也终结了月线4连阳。纵观部分“茅指数”组合,本月跌幅均在两位数以上,其中贵州茅台、恒瑞医药、中国平安等权重股月度跌幅均超过15%以上。
      “茅指数”成分股的行业分布较分散,有医药、电子、食品饮料、机械、金融、家用电器等,相对于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传统经济“茅指数”的下跌,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新经济“宁组合”近期则出现了大幅上涨,如比亚迪、长城汽车、赣锋锂业、隆基股份、三安光电、天齐锂业等多家千亿市值以上公司,部分公司今年以来涨幅甚至超过200%。人常说,机会是跌出来的,风险是涨出来的!那么去年涨幅不错的“茅指数”如今大幅下跌,到底是机会还是风险呢?
      回顾2020年,疫情背景之下的货币宽松,使得市场流动性较好,企业估值得以全面提升,而弱周期的“茅指数”个股得到市场资金的追捧,股价出现了大幅上涨。然而理性的投资人会发现,这类股票的业绩涨幅远远低于其估值涨幅,即投资者赚估值的钱超过业绩的钱。当“茅指数”整体估值很高,同时新经济呼声高涨的时候,势必会压缩“茅指数”的估值,个股股价出现大幅下跌,估值逐步回归。
      通过wind数据来看,当估值达到或超过历史估值较高水平时,估值必然会出现回归。近期持有“宁组合”的投资者获得了不错的投资收益,也相应承担了一定高估值的风险。因此,对于当前估值不便宜的“宁组合”个股,袁晓峰建议投资者不要盲目追涨,一旦市场风格发生转换,那么这类股票大概率会像“茅指数”那样出现杀估值甚至估值和业绩双杀的情形。8月,是上市公司半年报的密集披露期,投资者可以关注自己手中个股的业绩公告情况。
      资金向利润最丰厚的地方集中,这是最基本的投资常识,所以股价有回归公司内在价值的必然性,优秀的企业不会被长期忽视。但是要特别注意,价值回归的时间是不确定的,资本市场往往会短期反应不足,而长期反应过度,所以强调长期投资就显得格外有意义。从长期投资角度来看,传统行业的“茅指数”个股估值的下跌,如果其业绩在今后能够依旧稳健增长,那么本轮调整带来的股价下跌正是不错的进场或加仓机会。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说,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周期类个股短期承压
    “新光芯”仍是主线

      “上周A股市场巨幅波动,各板块股价走势大幅分化。很多投资者依旧以固有思维逻辑分析市场,难免在交易上会有不达预期的情况。”结合近期与客户沟通的案例,省城某私募基金经理赵晶回答了一些投资者热切关注的问题。
      A股上周为什么会跌这么多?赵经理认为这次下跌的逻辑是:教育行业政策超预期→香港、美国上市的我国教育股暴跌→国际投行担心我国行业政策风险向其他行业全面扩张→规避风险,降低中国资产持仓→A股资金也同样过度解读,看到外资先开枪跑路,也同样卖出→群体踩踏。投资者需要明白的是,教育政策超预期只是一个导火索,而不是下跌的原因,很多个股和板块由于估值过高,以及宏观经济环境有所变化,早已集聚了下跌的动能。
      消费升级不是长线价值投资吗?白酒股还有机会吗?赵经理认为,在过去几年的市场环境中,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情况以及顶层政策设计,消费类尤其是白酒行业,确实是一直保持稳定的利润增长预期,是公募基金为主的市场主流资金喜欢的投资逻辑。但现在“碳中和”这个超长的政策逻辑出现,叠加白酒股的估值已非常高,白酒行业在资金吸引力方面越来越占下风,引发资金逐步撤退可能会是长期的。
      上周末政治局会议有什么看点?赵经理分析,货币政策没有特别超预期的提法,下半年财政政策(地方债发行)可能会发力,对基建板块略有提振;强调纠正运动式“减碳”,叠加最近我国疫情所有扩散,可能会影响实体经济,周期股承压;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运动,半导体国产替代、种业翻身仗继续得到政策支撑。
      那么,新能源及半导体板块的估值也同样很高,会不会和白酒一样回调呢?赵经理认为,估值并不是决定A股股价走势的决定性因素,资金的交易逻辑才是。当然,利润业绩是最好的刺激因素,但广阔的行业成长空间,符合国家政策发展,不断超预期的行业技术进步等,是目前A股主流资金的交易逻辑。新能源和半导体目前的行情走势,在碳中和大背景下,可能会复制白酒过去3年—4年那种长牛的走势,若有大幅回调反而是买入的机会。当然,新能源中包含锂电池、新能源整车、汽车智能驾驶、光伏、风能等非常多的细分领域。资金会围绕各种新技术以及上下游行业价格变动挖掘交易机会。没有能力跟踪市场的投资者,可以选择新能源板块的各类ETF。
      综上,赵经理认为,后续的市场主线大概率还是“新光芯”,通讯、计算机等涨幅不高,但景气度有回升的泛科技类板块也有交易机会。周期类个股受益碳中和长期压降产能,但需要短期观察“减碳”的市场效应。

    本报记者张荣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8-02期

    • 第2021-08-01期

    • 第2021-07-31期

    • 第2021-07-30期

    • 第2021-07-29期

    • 第2021-07-28期

    • 第2021-07-27期

    • 第2021-07-26期

    • 第2021-07-25期

    • 第2021-07-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