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聚焦娱乐消费市场新鲜事(三)】跟风“剧本杀” 创业需谨慎

  • 省城茂业小区A+沉浸式探案馆的日式风格“剧本杀”房间。本报记者王佳摄

  •   一间老宅、几张桌子椅子,一家线下的“剧本杀”门店就能开始营业。
      许多开“剧本杀”店创业的年轻人,基本都是从玩家身份转变而来。在开店之初,他们大多认为,“剧本杀”可能是一本万利的生意,门槛低,有个房间,有张桌子,凑几个人就能玩。
      门槛低、成本低、回本快,是“剧本杀”吸引大量创业者进入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同质化、店铺质量良莠不齐、购买盗版剧本等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

    同质化竞争下,客户体验感很重要

      8月20日,记者来到省城亲贤街怡和大厦的一家“剧本杀”店,只见200多平方米的地方,被分成了古风、民国、恐怖、日式、现代等5个风格不同的游戏间,此外还设有剧本展示柜、零食茶点区和一个服装道具间。同一大厦的不同楼层,还有另外3家“剧本杀”店,记者看到虽然店名各有不同,但店内设置大同小异。
      “店铺建立之初的硬件跟现在的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竞争主要还是拼软实力,也就是服务吧!要让顾客有很好的体验很重要。”柳巷一家开了近三年的“剧本杀”店的老板告诉记者。
      8月下旬,在探访了省城多家“剧本杀”店后,记者发现,店铺的基本布局类似,而在同质化的激烈竞争下,很多店铺也难逃关店的命运。

    盗版“剧本杀”店,在业内普遍抵制中反而火了

      由于“剧本杀”产业的火热,吸引了大批年轻人投入到“剧本杀”市场创业,线下门店遍地开花,但高光之下,也有着残酷的另一面:闲置平台数据显示,4月,平台上以“倒闭了”为理由转卖剧本、道具、门店桌椅等“剧本杀”商品的数量较上月增长了110%。
      业内人士坦言,野蛮生长的“剧本杀”,本身也属于“三无产品”,既没有文字刊物的刊号,又没有游戏行业的游戏号,因而也没有自身的正版标识。
      这对于只想快速赚钱的人来说,反而成为了“沃土”,没有营业执照的盗版店铺,通过购买盗版剧本,可以实现快速盈利。
      “省城目前有一家盗版“剧本杀”店,我们业内曾联合抵制过,但反而把这家店拱火了!”谈到行业的无序,位于省城茂业小区的A+沉浸式探案馆老板李坤阳也颇为无奈。
      一个普通的居民小区,就有20多家“剧本杀”店。“疯狂开店的大背景下,原创剧本作者和正规店铺的权益得不到维护,剧本质量无法提高,劣币驱逐良币,还将严重影响整个剧本杀行业的生态。”李坤阳表示。
      剧本是整个“剧本杀”游戏的核心,其质量至关重要。有业内人士分析,当玩家拿到逻辑有漏洞、线索之间产生矛盾的剧本时,这家店自然不会成为下一次游戏的选择,于是疯狂开店再关店,再正常不过。

    “抢人”大战中,老板往往扮玩家到其他店挖人

      如果说剧本决定了玩家体验的下限,DM(在“剧本杀”里一般被称为主持人)则决定着玩家体验的上限。
      “现在的玩家需求越来越高,开一个新店,除非装修得非常豪华,大力气去挖好的DM,砸钱买剧本,不然很难。”省城资深玩家小早(化名)介绍,而培养一个专业的DM最少得半年时间。
      推荐合适剧本、带动沉浸角色、把控游戏进程……DM在“剧本杀”游戏中的角色不可替代。
      在“剧本杀”火爆的当下,人员供给不足,各大门店都在招人、抢人、挖人。与此同时,DM这个职业处于发展初期,薪水不高、工作强度大,还需要熬夜,这让这一行业难以留下优秀的人才。
      “‘剧本杀’市场迅速扩张时期,许多新兴门店的老板往往会采取极端方式,伪装成顾客到同行业门店招揽人才。”李坤阳告诉记者,这种恶意“挖墙脚”行为,在行业内颇为普遍。
      现在,“剧本杀”还在无序扩张着,而这场抢人大战,仍在继续。

    本报记者王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8-28期

    • 第2021-08-27期

    • 第2021-08-26期

    • 第2021-08-25期

    • 第2021-08-24期

    • 第2021-08-23期

    • 第2021-08-22期

    • 第2021-08-21期

    • 第2021-08-20期

    • 第2021-08-1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