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土里淘出“金元宝”

——武乡县贾豁乡种植大户速写

  • 王有印在辣椒地里采摘。本报记者欧志强摄

  •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   仲秋时节,沃野生金。
      行走在长治市武乡县贾豁乡的田间地头,沉甸甸的谷穗、红彤彤的高粱,一个个硕大的玉米穗挂在玉米秆上……“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合种粮。”10月8日,与记者同行的该乡党委书记李晓波说,“随着土地托管、流转政策的实施,乡里涌现出各类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上百户,其中百亩以上的种粮大户27户,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靠规模发展,脱贫迎小康

      “你看,这玉米都已灌浆,非常饱满,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记者见到武乡县贾豁乡槐树烟村种粮大户魏晋国时,他正在地里查看玉米长势。粗壮的手指布满老茧,沧桑的手背青筋微凸,黝黑的面庞,朴实的笑容。“一天不到地里就憋得慌。”一说到种地,魏晋国的话匣子瞬间被打开。
      今年51岁的魏晋国从小就跟着父亲在地里劳作,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好把式”。他说:“作为一个农民,土地就是咱的命根子。”
      然而,仅凭自有的18亩耕地,再精耕细作,一家4口也无法摆脱贫困的影子。2014年,他放弃外出打工机会,开始租赁撂荒土地。对此,很多人不理解,因有些地偏远不说,还面积小,种植成本很大,一年下来,不仅没赚头,甚至连本都收不回来。可他说:“种起来总比撂荒着强。”
      在国家种粮政策的扶持下,他的耕地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4年达到了100亩。他用种地挣来的钱,再加上政府的补贴,先后购置了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农用机械,去年收入突破了20万元。
      “晋国靠种粮过上了富裕生活。”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崔路鹏说。在魏晋国带动下,该乡不少村民或租赁、或流转土地种粮,走上了种粮致富路,乡里农田抛荒的问题得到解决。仅今年,该乡完成了荒地复耕面积600多亩。

    靠跨村种粮,年收入30万元

      “农民就要传承农民的产业。”时近中午,记者在该乡阳南头村田间见到了王有印,“国家政策这么好,粮食市场有前景,所以我选择了种粮。”简单的几句话,蕴含了眼前这位普通农民执着的追求。
      今年53岁的王有印是贾豁乡水泉村人,2017年开始担任水泉村民委会员主任。就在这一年他发现,村里有不少人家由于缺乏劳动力,愿意出租耕地,于是萌生了规模种植粮食的念头。2018年,他租赁了上百亩耕地,当年,粮食生产获得了丰收,除去本钱,他赚取近10万元。
      2020年,他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租下了下西庄村28亩耕地,种植面积达到了170亩,并投资10多万元,购买了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拖拉机等农机设备,收入突破了30万元。今年,他又租种了阳南头村20亩耕地,还试种了3亩有机辣椒。“如果试种成功,明年将扩大种植面积,打造现代生态农业精品基地。”王有印说。

    当职业农民,光景会更好

      “我也没想到会成为一名种粮专业户。”1987年出生的该乡郭村村民李方方直言不讳,“要不是那场车祸我可能不会是现在的样子。”
      5年前,一场车祸意外夺走了他父亲的生命,长期在外打工的他返乡奔丧后,毅然接过了父亲的衣钵。“土地确权40多亩,租赁30亩,流转10亩,开荒40多亩,共计120多亩。”话语间他已完全融入了“专业”,“种了18亩谷子、近100亩玉米,还有6亩多杂粮。去年收入18.5万元,今年雨水充沛,收成只会好不会差。”
      “都说种地苦,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不愿干,可我很愿意当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1995年出生的该乡槐树烟村农民侯炎兵从小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种田,成为职业农民已有五六年。
      “开始只是想跟着父亲尝试一下,时间一长,发现这个行业很有前途。”侯炎兵说,在父亲的带领下,他学到了很多农民必备的实用技术,连续3年耕种的土地稳定在160亩左右,年收入达到了20万元,在当地种粮户中颇有名气。对于大家口中说的“成功”,他只回答:“努力吃苦、科学种田、增收致富。”
      “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只要实干吃苦,就能做得更好。”李晓波说,“乡里正在实施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万元、户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为核心的‘双10万’计划,农业增值增效空间正在不断拓展,农业生产全产业链正在形成,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将指日可待。”

    本报记者欧志强 通讯员赵海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10-17期

    • 第2021-10-16期

    • 第2021-10-15期

    • 第2021-10-14期

    • 第2021-10-13期

    • 第2021-10-12期

    • 第2021-10-11期

    • 第2021-10-10期

    • 第2021-10-09期

    • 第2021-10-0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