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论 坛

让标题带有“三感” 增强报道传播力

  新闻表达,首先是标题的呈现。标题“号召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整篇稿件“号召力”的大小。多年来的新闻工作实践,让笔者对好标题“长”什么样有了一定认识,对怎样制作好标题有了一些思考和总结。总的认为,制作好标题的过程就是对新闻稿件内容和思想的再“咀嚼”、再升华,其中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

让标题带有“新意感”

  标题制作,首要的是标出新闻“新意”。标出新闻“新意”,需要的是对新闻内容的精准把握和对表达形式的匠心制作,这考验的是新闻记者的“脑力”和“笔力”。
  为了更好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2019年,我省大同市创新举措,在全省首次尝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在这之前,这里民生实事项目一般由政府部门自主决定,列出具体的实事项目清单,这样的清单没有民意的支撑,是“自主”而非“民主”,项目实施的效果也并不见得会让百姓满意。而这次大同市政府的“全省首试”,无疑是一股为政新风,具有示范性,这样的事件,既有新鲜性又具价值性,对于新闻工作者,是考验“脑力”的重要时机,也是对职业敏感性强弱的衡量。据此新闻,有媒体记者以《10件民生实事 人大代表“票决”说了算——大同这一做法在全省尚属首次》为标题,写成一篇消息稿,收到较好宣传效果,该稿件也获得当年度山西新闻奖一等奖。
  细究此篇获奖稿件的标题,饱含新闻“新意”,既“标”出了被报道对象最想说的话,又刺激了受众的阅读味蕾,起到了一个好标题应有的传播效果。

让标题带有“落差感”

  纵览众多新闻精品的标题,其中不乏妙在数字的运用上,其背后反映出的是作者的匠心独运。
  在亮点工作或典范事件的报道中,如何在标题制作中用好相关数字,不仅是个“技术活”,也关系到典型报道能否取得典型的传播效应。
  现如今,“手撕钢”已成为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先进生产技术的标签和代名词。对此,2019年5月,《人民日报》报道了山西太钢经过前后711次试验,最终成功研发0.02毫米的超薄不锈钢精密箔材的事迹,这种箔材对高端制造原材料而言具有变革性意义。如何把山西太钢的传奇故事以及企业的工匠精神,更好地写出来、传出去,标题的制作就显得格外重要。经过稿件作者的匠心制作,这篇报道的标题定为《711次试验,只为0.02毫米》,题好带动了整篇报道的活力。此标题被评为《人民日报》当年度好标题。回头再看这个标题,作者精巧地将“711次和0.02毫米”这两个“落差”巨大的数字有机“组装”在一个标题中,最终“长”成了一个好标题该有的样子。
  好标题的背后往往有一个好记者。面对繁杂的素材资料和其中的数据,记者要练就敏锐的“眼力”,洞察藏在数字里的有用新闻价值,并将其体现在标题中,这可看作好标题制作的规律。

让标题带有“故事感”

  当今,我们正处在“好故事正在发生”的时代,国有喜事、家有暖事,普通民众满怀家国情怀。基于此,让新闻有故事感,已成为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提出的内在要求,让新闻标题有“故事感”,则是对新闻记者提出的更高职业要求。一个新闻标题故事性是否“饱满”,关系到整个新闻报道是否“入眼”,也关系到新闻的传播力。
  前几年,《山西日报》一则题为《矿工组长的551条短信》的稿件获得中国新闻奖,作为学习的样本,笔者对该新闻作品进行了研读。首先,作品的标题先声夺人,充满故事性。该报道讲述了山西一个煤矿企业的工人下井作业时刻不忘紧绷“安全弦”,与家人保持信息联络、相互惦念的温情故事。怎样讲好这个特殊工作环境下发生的亲情故事?作者巧妙地将这位矿工组长发给妻子的551条报平安短信作为突破口进行叙事,并将此作为标题内容呈现,收到积极的传播效果。这篇报道虽很袖珍,但充满了亲情味,故事性、感染力很强。从标题制作看,可看出整篇报道的风格式样,也可察出作者非凡的职业素养。
  作为一名人大新闻工作者,笔者在新闻标题的制作上,也进行了一番探索和思考。早在2018年6月,笔者随“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记者团深入我省平遥县段村镇,就当地人大和人大代表履职情况进行采访。记得,笔者在采访当地一位生平首次参加该镇人民代表大会的农民时,这位农民谈亲身体验的“两个最大”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据采访得知,参加完这次会议,这位农民最大的感受是在现场聆听镇长作工作报告时的“新鲜感”,最大的收获是他提出的解决全村人吃水难问题的建议得到上级重视并最终圆满解决。采访过后,笔者陷入沉思,如何把这样一个有过此种经历的“草根”人物的故事,讲在稿件里、亮在标题上?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定能调动读者的“阅读胃口”,经过再三思虑,最终,笔者将此篇新闻报道的标题定为《一位农民的“人代会时间”》。当读者看到此标题,自然会心生好奇:在这样的时间里,这位农民究竟干了什么,在他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事实证明,这篇反映基层群众亲身参与民主政治的微场景,取得积极传播效果,稿件被新华社客户端推送,同时获得当年度山西人大新闻奖。此篇报道好在何处?归结一点,就是新闻具备的故事性、标题饱含的故事感。
  对新闻人而言,标题是“窗口”,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对读者而言,标题是“入口”,需有无形的吸引力。制作新闻标题,就是要让其具有“新意感”“落差感”“故事感”等,从而带动整体的新闻报道传播力。

李艳龙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10-18期

  • 第2021-10-17期

  • 第2021-10-16期

  • 第2021-10-15期

  • 第2021-10-14期

  • 第2021-10-13期

  • 第2021-10-12期

  • 第2021-10-11期

  • 第2021-10-10期

  • 第2021-10-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