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柴胡地里晒丰收

  • 农户在自家院子里挑选、晾晒柴胡。 本报记者冯毅松摄

  •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   “我的柴胡地里一亩地要施一方鸡粪,平时还经常去拔草,你看看我收回来的柴胡,都长得很好。”眼下正值中药材柴胡收获的季节,11月16日,记者来到长治市潞城区史回镇白家沟村村民王怀录家中,正在挑选、晾晒柴胡的他向记者讲述自己种植柴胡的技巧。
      据了解,王怀录种植柴胡已经有4年了。今年是他第二次收柴胡,收回来的5亩约1500斤柴胡把他的小院铺得满满的。看着满院子的柴胡,王怀录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记者在院子里还看到很多大穗的玉米。
      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近年来,白家沟村村委会积极引导村民将玉米与柴胡进行套种,待玉米生长至当年五六月份,开始柴胡播种作业,进入10月份直接收获玉米,同时在不翻地、不整地的前提下,第二年收获柴胡籽可获利,第三年收获柴胡根再获利,由此也实现了种一茬收三茬的良性发展。
      白家沟村种植柴胡的事例仅仅是潞城区史回镇柴胡种植产业的一个缩影。为确保柴胡种植成为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史回镇近年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种植户解决技术上的难题。
      经过多年发展,史回镇的柴胡种植面积已达到1万余亩,今年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特优柴胡种植基地。
      潞城区史回镇副镇长秦鹏林说:“下一步,镇里将依托西北农林大学等院校,在有机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上持续发力,在加工仓储上持续推进,着力打造千吨万亩亿元有机旱作中药材示范基地。”

    本报记者冯毅松 通讯员李亚鑫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11-26期

    • 第2021-11-25期

    • 第2021-11-24期

    • 第2021-11-23期

    • 第2021-11-23期

    • 第2021-11-22期

    • 第2021-11-21期

    • 第2021-11-20期

    • 第2021-11-19期

    • 第2021-11-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