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论坛

用好“笨办法” 确保省市“两会”报道零差错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作为党报,其政治性、权威性、公信力,要求报道更要精准有力,安全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保障。每年太原市的“两会”,是太原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范围广,这对“两会”报道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做到“两会”报道零差错?总结多年参与省、市“两会”等重大会议活动报道的经验,不难发现,有些看似很笨的办法,其实就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一、查阅整理历年“两会”报道稿件

  每年“两会”的程序报道多、任务重,涉及领导多、层次多,稿件安全尤为重要。会前要做足功课,收集查阅历年来省“两会”、市“两会”的相关报道稿件,备份电子版,并分类建立文件夹及文档,便于随时学习、查阅。
  同时,借阅近5年的报纸合订本,方便查阅学习省、市“两会”的报道,包括各项会议报道的新闻格式、领导排序、体例、字数等。
  2021年,太原市“两会”涉及人事调整,但又不同于换届年,所以有关领导职务的提法有所不同,在写稿和审稿时,参考了2021年省“两会”、2019年和2020年两年市政协全会的有关报道,为稿件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预写稿件

  预写稿件,是在开会前根据往年的会议报道流程、议程及当年会议有关资料,提前搭建稿件框架。每年市“两会”会期短,任务多,每天采写完的稿件,要经过层层审稿流程,其中有些因素不可控。如何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签稿件?会前预写稿件是一个有效的好方法。
  预写稿件前,要与市人大、市政协有关负责人提前沟通,第一时间拿到会议的有关资料,如大会议程、报告材料、领导讲话等。参照往年相关稿件,根据提前掌握的会议资料信息,先写好新闻稿件框架。
  对不确定、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如参会市领导、领导排序、会议主要内容等。现场参会采访时,带上预写稿件,着重关注稿件中做标记的部分,针对性地解决稿件内容问题,有助于会后提高稿件完成质量和效率。

三、列清单

  列清单最大的好处是排查遗漏,防范错误。每年太原市“两会”,时间紧任务重,列清单可以让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避免差错。
  列清单时,要注意所列内容要简洁明了,不宜过长;要提前对会议的时间、内容、地点、事件的主次做梳理,按时间顺序或事件的主次罗列。针对太原市“两会”实际情况,一般需要准备三份清单,即主任务清单、每日任务清单、稿件安全清单。
  主任务清单,是会议期间每一位参会记者负责采写稿件的任务清单。会前,要对“两会”报道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责任到人,清单内容包括会议时间、报道内容、负责人、交稿时间等。
  每日任务清单,是把每天需要完成的会议报道内容逐一列出,清单内容包括开会时间、内容、地点、截稿时间。
  因为会议期间,会多、时间紧、涉及会场多,记者要根据每日的会议安排及报道任务,提前列出每日任务清单,并按时间、轻重缓急依次排列。
  如2月22日当天,有市政协开幕大会、分组讨论、市政协十三届四十八次主席会第一次会、市政协十三届二十次常委会第一次会等6项会议安排,记者要根据自己的工作任务列出时间、参会地点、截稿时间,这样可及时、清晰地提醒自己当日的待办事项。
  虽然每年大会都有秩序册,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每天待办事宜以清单形式列出,简单明了,有助于加深记忆,排查遗漏。
  稿件安全清单,主要列出所写稿件中的检查点,在重点内容部分执行检查程序。清单上所列内容,如会议时间是否一致;会议标题与现场会标是否一致;领导名单及排序与到会领导名单及座次是否一致;会议内容与现场会议议程是否一致……这些检查点是确保稿件安全、准确的核心内容。

四、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

  报纸讲究精致,特别是党报,更要准确、权威。白纸黑字,每一个文字都值得敬畏。实行稿件“三审三校”制,是守住新闻报道安全底线的有效举措。
  会议期间,稿件“三审三校”关口前移。稿件“三审”是指带队主任初审、有关部门复审、带队总编终审。“三校”是指,记者写出稿件后,自己负责稿件的初校,确保稿件文通句顺,无信息错误;二校是带队负责人再次审核校对稿件,逐字逐句对每一篇稿件的纸质版与电子版审核校对,特别是内容表述、领导名字及排序、标题等内容,涉及领导名字及排序的稿件,要二次核对;三校是领队总编和校对工作人员,对稿件内容表述、标题、人名、职务等重要内容复查校对。
  核对是个细活儿,细活儿需要细做,只有多次核对稿件内容,才能确保稿件更安全。
  作为党报新闻工作者,要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把“安全”贯穿于采访、写稿、审稿、出版全过程。只有把内容建设放在第一位、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合理运用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把好政治关、导向关、政策关、文字关、技术关,严格流程操作规定,才能确保“两会”等重大会议报道零差错,切实提高党报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作者:太原日报社 刘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12-12期

  • 第2021-12-11期

  • 第2021-12-10期

  • 第2021-12-09期

  • 第2021-12-08期

  • 第2021-12-07期

  • 第2021-12-06期

  • 第2021-12-05期

  • 第2021-12-04期

  • 第2021-12-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