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长治市上党区:“双减”出实招 戏曲进校园

  • 上党戏剧博物馆面向学生开展研学活动。 本报记者冯毅松摄

  •   “我认识那个大黑脸,他是包青天!”“我爷爷奶奶最爱看戏了,他们能说出许多名角的名字呢!”……
      自长治市上党区上党戏剧博物馆开馆以来,许多中小学生都自发前来参加研学活动。“零距离”接触戏曲文化,“沉浸式”领略艺术魅力,有力地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让本土文化滋润学生成长,这是上党区落实“双减”政策、优化知识结构的具体举措。
      博物馆里有上党戏剧的发展渊源,有舞台设计的造型风格,有戏剧泰斗的成长经历,有服饰乐器的使用范围,有梆子落子的识别窍门……各种陈列,足以见证上党戏剧的博大精深。
      研学中,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戏曲,但入门很快。几个回合的学习,学生们已经能够拿着折扇学着“贵妃”走步,一些活泼的学生还尝试着甩水袖,引得没有登场的小伙伴羡慕不已。
      据了解,为落实“双减”政策,上党区教育局将“戏曲进校园”与中小学课程教育、素质拓展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以趣味互动课堂的形式走进校园,举办书法、绘画、戏曲、快板、声乐、舞蹈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老师和学生们从中受益。
      该区王坊中心小学的一位老师在参观完戏剧博物馆后,深有感触地说:“‘戏曲进校园’活动,拉近了戏剧艺术与学生的距离,提高了学生们的艺术审美力,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我们将以此次研学为契机,努力做好‘双减’工作。”
      上党戏剧博物馆负责人表示,博物馆将持续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为学校提供教育教学实践资源,积极推动文化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文化和教育事业协同发展、齐头并进。

    本报记者冯毅松 通讯员牛小婉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1-11期

    • 第2022-01-10期

    • 第2022-01-09期

    • 第2022-01-08期

    • 第2022-01-07期

    • 第2022-01-06期

    • 第2022-01-05期

    • 第2022-01-01期

    • 第2021-12-31期

    • 第2021-12-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