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即是多”源自美学和哲学中的极简主义思想。比如,国画大师最有意境的作品往往不是涂满笔墨的画幅,而是在于那一大片空白之中。但是在投资和赚钱方面,少怎么会是多呢?听上去匪夷所思,但在股市投资中,“少即是多”却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姜女士是记者认识的人中炒股最厉害的一位。在2021年复杂的结构性行情中,她全年收益高达50%多。她告诉记者,自己的秘诀就是“少赚点”。她说,即便是股龄已有20多年,自己每次都非常谨慎地选出个股,买入建仓后十有八九也会先“绿”一段时间。所以,暂时被套是股民的常态。谁要是说自己总能抄底逃顶,想都不用想,一定是瞎说!老股民与新股民的差别就在于被套后的心态。老股民视之为再正常不过,新股民却已经开始焦躁不安了。接下来,如果该股继续下跌,老股民会顺势金字塔型加仓,越跌越买,成本不断降低。只要基本面没问题,一只股票不可能永远跌下去,等到止跌上涨,手中的股票很快就会翻红。盈利后,姜女士会依自己分批买入的成本,再分批倒金字塔型止盈卖出,而并不是等涨很多才一举卖出。她说:“我知道这只股还有上升的空间,但我每一笔交易只要赚点出来,就很满足。今天卖了明天再涨和我没关系,知足才能常乐!”然而,并不求多的姜女士常常会在结束交易一段时间后回头总结和分析一下自己的交易行为,令她没想到的是,她明明做好了自己卖了还会涨的心理准备,但数月后回头一看,自己的卖点往往都非常接近最高点,之后的一路下跌她自然就完美避开了。
这个“少即是多”的经验被姜女士视为自己炒股能盈利的真经。分析其从买入到卖出的过程,每一步操作的难度并不大,但是大部分散户却很难做到。因为人们总是追求绝对数字的多少,那样永远都会觉得少,这就是贪!正如老子说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在近两年A股的结构性行情中,没有人知道明天会有什么大事发生,股市会有怎样的反映,而散户只有在保住本金的前提下才能在市场中生存。所以,不要看不起小钱,能赚就是赢家!控制风险,积少成多,才能有稳定收益。越不贪婪,越不会赔;越不嫌少,得到越多!
A股市场进入2022年以来,指数一路下跌,个股杀跌动能加大,市场一片惨淡。原本脆弱的市场在指数下跌的推动下,抛压蜂拥而至,极大地压制了做多动能。联储证券山西分公司首席投资顾问药利民告诉记者,连续两周的下跌,使得做空动能得到释放,在技术支撑位附近会随时出现反弹。毕竟市场不存在实质性利空,目前下跌的主要原因还是场内资金信心不足,是心理及情绪作用所致,随着市场转暖会逐步修复。
本周五沪深两市指数持续弱势,创业板指数表现偏强。盘面上看,除疫苗检测相关概念外,其余都表现不佳。酿酒、煤炭、石油、地产等权重股跌幅居前,个股涨少跌多,投资气氛明显偏弱,短线资金谨慎度较高。药利民提示,近期受新冠疫情影响,相关概念股被短线资金追捧,涨幅居前,但对于此类品种投资者切莫追涨,短线炒作,来去匆匆,要注意风险。近期短线的杀跌使得市场恐慌性抛盘加快流出,后期大盘震荡行情仍会延续。在市场大跌时要耐住性子,不要杀跌和频繁操作。
股票市场是人性博弈的地方,没有过人的能力,失败是必然的。大道至简,逆向思维,时刻记住“少即是多”。小人求全,君子求缺。人生需要有放弃的能力,找到化繁为简的方法,保持求缺的状态。风险少一点,平静多一点;贪心少一点,满足多一点;恐惧少一点,智慧多一点;思虑少一点,格局大一点;欲望少一点,幸福多一点。
本报记者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