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走进“山西国合”系列报道之二】陈新焱:人生的每一步都无愧于心

  • 中国援建赞比亚利维·姆瓦纳瓦萨医院技术组组长陈新焱在施工现场分析研究气体管道走向。

  •   2021年9月27日,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2021年度全球最佳及优秀项目评选结果揭晓,山西建设投资集团(简称“山西建投”)承建的中国援赞比亚利维·姆瓦纳瓦萨医院项目荣膺医疗卫生领域最佳项目奖。据悉,此项评选活动是国际承包工程行业公认的、较为全面反映年度国际工程市场发展状况的权威活动,在业内拥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广泛的影响力。
      消息传来的那一刻,该项目技术组组长陈新焱百感交集,当同事们都在转发消息分享喜悦时,他却在笔记本上记下一句话:“我走的每一步都无愧于心,无论走到哪里始终没有忘记来时路。心中的灯塔指引我、照亮我,让我的人生焕发光彩。”
      这句话是陈新焱对过往十多年工作生活的总结,更是一位新时代逐梦者向着未来发起挑战的宣言。
      人生的路上没有假设,既然选择了远方,就注定要风雨兼程。上大学时,他就梦想着有一天能走出国门,到大千世界闯荡一番。2009年,研究生毕业后,陈新焱毅然决然加入了山西建投海外事业部,从第二年起就不断出国参与国外项目建设,先后去过喀麦隆、埃塞俄比亚、马来西亚、赞比亚等多个国家,逐渐从一名普通的员工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中层领导干部。回忆起这段历史,陈新焱说:“在海外,我们不仅要工作学习,还要与极端恶劣的生活条件作斗争,有时候还会遭遇抢劫,甚至会付出生命。但这些我都无所畏惧,纵使有千难万险,都要迎难而上。”
      十多年间,从对远方的无限憧憬到慢慢读懂生活的苦辣酸甜,当年青涩的少年已成为全家的顶梁柱,更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只是,常年驻守海外,对家人的无限愧疚:爱人怀孕期间,因为要去3个国家开展业务,他从未陪着去医院做过检查;孩子出生后没多久,他又远赴马来西亚两年多,等再回国的时候,小朋友已经3岁了。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全国人民齐心抗疫,多方驰援武汉,“最美逆行者”的事迹深深打动着陈新焱,向英雄学习,逆行出发、迎难而上,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2021年,援建赞比亚利维·姆瓦纳瓦萨医院项目的改造工程准备复工,经过人员选聘、资料报审、商务部合作局面试等一系列流程,陈新焱成功以技术组组长的身份外派援赞医院项目工作。虽然不是身披白色战袍,深入一线、救死扶伤,但参与到医院的建设中,间接地为救治病人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同样感到无比自豪。
      为了医院能够早日投入使用,从通过面试到办理签证,再到预订机票,只用了两周时间。临行前,领导同事殷殷嘱托他,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陈新焱向大家表态:在建党10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必用担当诠释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逆行出发,建功海外,完成国家援外任务,完成各项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建党百年华诞献贺礼。
      赞比亚有“铜矿之国”之美誉,风景优美,矿产资源丰富,还有举世闻名的“赞比西河”、紫色的“蓝花楹”和震耳欲聋的“维多利亚大瀑布”。然而,陈新焱没时间欣赏这些,而是带领技术团队火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由于受疫情影响,项目改建部分已经停工一年半之久,重启的难度相当大。他首先要去现场对照图纸进行详细勘察,回到办公室后要和工程技术人员商讨、制定施工方案,还要和赞比亚卫生部沟通、协调设计变更的事宜,有时候中午都顾不上吃午饭。为了让项目建设更加高效,陈新焱白天头顶骄阳到现场检查安全、采集和记录现场施工数据,晚上回到宿舍潜心钻研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优秀案例,不断把理论应用到实际工程建设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项目顺利进行。
      2021年,陈新焱被山西建投党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面对鲜红的党旗,他暗下决心:“新时代是逐梦者的时代,我会继续努力,在追梦路上永不停息,为国家和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报实习记者刘宪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1-14期

    • 第2022-01-13期

    • 第2022-01-12期

    • 第2022-01-11期

    • 第2022-01-10期

    • 第2022-01-09期

    • 第2022-01-08期

    • 第2022-01-07期

    • 第2022-01-06期

    • 第2022-01-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