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以林长制为抓手加速推进森林“四库”建设

  本报太原7月30日讯(记者欧志强)近日,记者从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获悉,该局以林长制为抓手,通过森林“四库”建设,实现了“水库”增容、“钱库”增收、“粮库”增产、“碳库”增效,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效益转为经济效益的路径更广、效益更高。
  近年来,该局优选优育优植,促进森林“水库”增容。同时,依托12个保障性苗圃基地,选定根系发达的榆树、桧柏为主的乡土树种进行培育,重点在漳河、潇河等水系两侧,科学种植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其中,2020年至2022年在浊漳河流域完成人工造林12000亩。2022年在潇河流域“松塔”水库完成人工造林2300亩,完成海眼寺湿地公园等小微湿地综合治理工程,森林“水库”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为强化林草产业发展,促进森林“钱库”增收,该局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持续深化坪松林场、海眼寺林场“省级(党参、柴胡、黄芩)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2018年以来,累计种植中药材党参、黄芪、柴胡达5000亩,形成了“林场+社会+生态”的多赢格局。
  在森林“粮库”增产方面,该局深挖林地空间资源,积极探索林药、林菌、林禽、林畜等林下种养模式,积极打造“树粮经济”。此外,充分发挥全局12个有林单位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周边村寨参与发展林下经济,形成国有林场“1+N”示范带动发展新格局。
  为实现森林“碳库”增效,该局立足基本绿化,加强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等森林经营,让森林总量和质量整体提高。2016年以来,该局森林面积由80.85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00.59万亩,活立木蓄积由226.35万立方米增加到292.4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64%,森林储碳量持续增加,为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林业力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7-30期

  • 第2022-07-29期

  • 第2022-07-28期

  • 第2022-07-27期

  • 第2022-07-26期

  • 第2022-07-25期

  • 第2022-07-24期

  • 第2022-07-23期

  • 第2022-07-22期

  • 第2022-07-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