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理论·践悟

浅析传统媒体对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生产与传播策略

  在新媒体时代,短视频行业影响力不断扩大,用户规模成倍增长,传统媒体要把握行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勇于探索、积极作为,立足自身优势,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主流媒体影响力,让党的声音传得更远、更广、更深入。本文主要探讨传统媒体要掌握新媒体平台短视频账号的运营规律,深化用户思维,强化新闻内容引导,细化新闻生产方式,充分发挥算法推荐机制的特点,在短视频的风口上发力,打造新闻传播新平台,为行业发展助力。
  技术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前进的脚步,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对传统媒体行业而言已经从一家独大进入到百家争鸣的全媒体时代,各类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信息表达方式呈现出碎片化、视频化、生活化、个性化特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短视频的用户规模达9.62亿,较2021年12月增长2805万,占网民整体数量的91.5%,其增长最为明显。眼下,各级广播电视台都在积极推进媒体融合步伐,将宣传工作向新媒体平台延伸,在短视频领域发力。2018年4月,中央电视台成为第一个正式入驻抖音的媒体号,此后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也纷纷在新媒体平台开设账号,各级传统媒体行业也在积极学习,迭代思维模式,探索新媒体时代的创新发展之路,全力构建全媒体传播新格局。

一、坚持党媒宗旨,坚守新闻真实性

  传统媒体作为党的重要舆论宣传部门,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提高政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从服务党的工作全局出发,从服务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出发,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发挥行业优势,切实做好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策、采、编、发等工作。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成倍增长,一些内容制作单位将关注点放在了点击率、转发量上,有人认为资讯类短视频“报得快”比“报得准”更重要,对内容的真实性把关不严。作为主流媒体,在信息的发布上,既要遵循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又不能被其左右,必须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的原则,增强思辨能力,加大对新闻核实力度,决不哗众取宠采用未经证实和来源不明的信息。从“万州公交车坠江”的新闻事件中可以看出,在使用网络信息时不能有主观思维,以偏概全,必须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在充分了解客观事实的前提下进行信息的发布,避免成为虚假新闻的搬运工。坚持“三审三校”制度,发挥明辨是非、引导公众的作用,维护新闻的权威性,进一步彰显主流媒体的公信力。

二、坚持互联网思维,找准定位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人来说并不陌生,近年来,许多优秀的短视频作品都出自传统媒体人之手,但如何在新媒体平台运营好一个短视频账号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课题。在新媒体平台上,信息的接收者已经从受众转变为用户,传播形态也从“我播你看”的广播模式转变为“我选你播”的点播模式,用户只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由于传统媒体人的惯性思维,缺乏对新媒体账号的定位意识,将一个账号当成一个频道或频率来运营,为增加信息量将各类资讯内容放入一个账号内发布,内容杂乱、发布无序,对账号疏于管理,导致用户活跃度低、数据不理想、传播效果不佳。如目前较火的抖音号“四川观察”,它是四川广播电视台打造的一款新闻资讯类产品,于2017年1月1日正式上线,前期因定位不准、内容繁杂,粉丝量增长乏力,2019年后“四川观察”由一个团队统一管理运营,并将账号定位为“及时发布真实权威信息”,传播的内容不止于四川本地,而是世界各地的新闻资讯,并且打破大众对地方媒体的刻板印象,跳出传统思维,打造“饱满人设”,在表达方式上体现出了强烈的网感,塑造了一个活泼亲民的“网红”形象,被网友亲切地称呼为“阿川”“观观”。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媒体在运营新闻资讯类短视频账号时要遵守互联网传播规律,对账号的内容和风格进行精准定位,打造自己独特的人设和气质,专注于垂直领域的内容输出,内容越垂直,吸引到的粉丝越精准,转化率也相对更高,传播效果才能更好。

三、坚持内容为王,发挥自身优势

  传统媒体在新闻资讯类内容的生产上具有天生的优势,首先,作为党的舆论宣传喉舌部门,能第一时间取得准确权威的信息,公信力强;其次,记者的行业加持,能更快地了解新闻事件,采访到更多的新闻事件当事人,追踪到更多新闻线索,掌握信息更全面;第三,多年的岗位历练培养了记者较高的职业素养,业务能力更强;第四,在新闻生产播出过程中可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影响力更大,传播效果更好。如何把这些优势资源转化到新媒体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上,就需要我们学会互联网思维,掌握新媒体平台内容传播规律。

(一)内容选择上要准

  面对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人们更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更有价值、更好看的新闻资讯内容。大数据显示,重大突发事件、公众人物更容易受人关注;能引发共情共鸣的新闻内容更容易让人点赞和评论;对有用实用、有趣新奇的内容更容易让人观看;与本地、本区域有关的内容更容易让人转发。因此,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上要准,提高对此类新闻的发布量,尤其对重要内容不能缺席,增强账号的关注度。

(二)内容策划上要深

  传统媒体人在新媒体时代要学会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宣传报道。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用户思维,加强前期策划,学会用“他”视角去报道新闻事件。要做有态度有温度的账号,对一些有争议的话题要有明确态度,决不模棱两可,给用户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对一些没有抢到第一时间发布的重要信息,不能轻易放弃,学会转换报道角度,挖掘事件的细节及背后的故事,加大信息量。在表达方式上,使用生活化、更接地气的语言,拉近与用户的距离,提高传播效果。在重大内容的宣传上,学会用“小切口”解析“大道理”,用“小故事”反映“大时代”,使新闻内容既有深度又有温度,学会讲故事。

(三)内容拍摄上要新

  随着移动设备的更新升级,人们对媒介的使用习惯发生了巨大转变,从满足用户观看及互动的使用方便性需求来看,信息传播进入竖屏时代,因此要想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尽量使用竖屏拍摄方式。拍摄手法要注重现场感,镜头更偏向于客观视角,力争画面生动完整,让视频本身能够完成整个叙事,给人以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四)内容制作上要精

  在后期制作中,要打破传统编辑逻辑,内容要精炼紧凑,增强镜头的节奏感,注重“黄金三秒”法则,可使用高潮前置等编辑手法,更快地抓住用户收看兴趣。同时,加强同期声的应用,背景音乐要与画面节奏相吻合,起到烘托主题的作用。对一些无法拍摄、还原的现场或抽象的词语,可以使用动画、图表等手段去呈现,将文字、图像、音乐各类元素有效融合,使信息表达清晰、准确、完整,通俗易懂,用户可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新闻内容。要注重标题和封面设计,抓住用户的好奇心理,提高观看欲望。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交待清楚完整的新闻内容,去除无用信息,决不拖沓,因为在新媒体平台内容的完播率至关重要。

(五)内容发布上要快

  坚持移动优先,尤其在对新闻资讯类短视频账号的运营上更要体现快的原则,要抢占第一时间、第一落点,实现即时采集、即时审核、即时发布,要在信息传播中抢得先机。因此,传统媒体要在技术、内容及人力资源上向移动端靠拢,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内容生产效能。

四、掌握新媒体平台算法,助力宣传效果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媒体平台通过智能化算法,对信息进行分类,对用户进行画像,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从“人找信息”变为了“信息找人”。各平台会根据完播率、点赞量、评论量、转发量等数据,筛选数据较好的内容进行叠加推送,通过对优质内容的反复推送获取流量,打造自循环流量体系。流量叠加算法实现了信息的筛选和再传播,让优质内容获得最大传播效果。传统媒体要掌握运用算法推荐机制,创新传播路径,为增强舆论宣传效果助力。
  新媒体平台不仅是信息发布平台,它的转发、点赞、评论功能为其增加了社交属性,用户可以对收到的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可以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交流。因此,对于账号运营者来说,信息的发布不是完成时而是进行时,要第一时间关注用户的反馈,积极进行回应和互动,从而提升用户的参与感、归属感,进一步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和黏性。
  在短视频行业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今天,传统媒体要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勇于探索、积极作为,立足自身优势,打造新闻宣传的新阵地,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作者:阳泉市广播电视台 武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9-26期

  • 第2022-09-25期

  • 第2022-09-24期

  • 第2022-09-23期

  • 第2022-09-22期

  • 第2022-09-21期

  • 第2022-09-20期

  • 第2022-09-19期

  • 第2022-09-18期

  • 第2022-09-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