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闲暇,因嗜好咖啡导致辗转难眠。于是,我披衣独坐窗前。夜静无声,望远方雪山,云遮雾绕,氤氲翻滚;看近处细雨敲窗,瑟瑟雨落。一时间竟毫无倦意,便亮灯烧水,洗壶泡茶。随手拈一诗集,就一帘夜雨,品几口香茗,读几页闲书。就这样,一本书,半壶茶,一个人,端坐茶台旁,执书夜读,浮想联翩,神游八方。
翻了几页新书册,看到了苏轼的《行香子·述怀》:“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就着苦茶,细细品读诗中意。
这首词借景抒情,大意是人到中年,能做的并不多,回首一看,留下来的只是凤毛麟角,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人生就像偶尔掠过墙缝的阳光,又像燧石取火闪过的火花,或者是黄粱一梦中一段不切实际的经历,这些都是稍纵即逝,无法真正拥有的。苏轼认为与其浪费生命去追求所谓的名利浮云,不如放下一切做个闲人,对一张古琴,倒一壶老酒,听一涓溪水,看一片白云,“采菊东篱下”,享受当下的美好自在。这是苏轼从生活经历中悟出的人生感慨,很有哲理。我品读完后觉得词中蕴含的深意直击心灵,睡意全醒,茶味俱无。
我生于20世纪70年代,小时候家境贫寒,兄弟姐妹众多。当时,物资匮乏,生活举步维艰。结婚生子后,生活逐步稳定了下来。
人到中年,蓦然回首,只感叹青春易老,壮志难酬。人生际遇,风云变幻,一举一动,皆有定数,一饮一啄,都是轮回,一进一退,全是缘分。唯有守本性,固本真,才是人之大幸。
柔暖的灯光衬着悠悠茶香,几段文字、半杯香茗,书香和茶香总是惺惺相惜,既温暖又启明。夜读诗书,茶香怡人,茶香、书香、雨声充盈着我的思绪。饮茶即饮人生,读诗即读内心。
我瞬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收获无穷;顿感拥书万卷,扭转乾坤的力量仿佛就在眼前。
其实,人如茶,诗即魂,雨是泪。茶泡千遍只为在滚烫的沸水中那一瞬间绽放舒展出的豁达和价值;读诗百首只为万千失意人刮骨疗伤后积蓄力量再出发;雨过千年渲染了悲欢离合之愁绪,让芸芸众生欲罢不能。在这样的雨夜读诗品茗,茶味融于书味,书味夹杂心情,感官和味蕾分外敏感,知茶、读书、悟道。一缕茶香,回味甘甜,温馨恬淡,足以滋润心田。一本好书,亦师亦友,如人生指路明灯,让人不再徘徊。一个雨夜,独处一隅,检视内心,温暖了漂泊的我并让我有了新的方向。
任哲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