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平遥县襄垣乡罗鸣村水果包装车间内一片忙碌景象,工人们流水线作业,梨果分拣、称重运送、套袋包装,一箱箱酥梨摆满了车间、院落。
近年来,作为远近闻名的酥梨之乡,罗鸣村立足产业优势,坚持党建引领,盘活集体资产,把废弃的学校改造成果袋生产车间,在闲置的土地上建成水果包装厂房,把沉睡的资产变成集体的钱袋子,积极探索出一条“活资源、补短板、促增收”的发展路径,成为典型的“一村一品”示范村。
党建引领,凝心聚力促发展。今年以来,在平遥县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在襄垣乡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过程中,罗鸣村按照“支部引领、联企共建、规模发展”的思路,把党组织建立在产业上、项目上,形成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产业党组织为支撑、专业党小组为基础的农业产业链党组织体系,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模式,瞄准酥梨产业生产环节短板,致力孵化以水果包装为主的基础农业配套产业,实现党的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双赢”。
据介绍,该村仅酥梨果袋包装产业,便可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增加收入5万元以上,有效带动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延伸发展。
盘活资源,变废为宝。罗鸣村集体经济项目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经营。该村投资70万元,将闲置10余年的罗鸣后小学校打造成为1200平方米的水果包装车间,并安装了果袋机、地磅等产业配套设施。项目的成功落地,补足了酥梨产业短板,降低了果农投资成本,为全村及周边酥梨产销等提供一站式服务,有力促进了酥梨特色产业发展。
罗鸣村将闲置资源成功变废为宝,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凝聚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多措并举,延伸产业发展链。凭借良好的酥梨产业发展势头,村党支部坚持因地制宜,不断开发增收项目壮大集体经济。目前,该村通过酥梨包装车间外租,已经取得收益3.44万元。同时,通过持续延伸产业项目发展,拟再投资15万元,建设梨农食堂和梨友宾馆,将曾经闲置的罗鸣小学校打造成集产、储、运、销于一体的酥梨特色市场。
据了解,罗鸣村通过果袋生产、包装车间租赁、地磅经营及食堂、宾馆延伸项目,极大丰富了集体经济,年收益预计达10万元以上。
可以说,该村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补足了主导产业短板,增加了农民收入,增强了村级党组织服务能力,使乡村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本报首席记者栗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