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已进入消费旺季,全省各地的促销活动正密集展开,简约、适度、低碳、健康的绿色消费再次引发舆论的高度关注。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履行这个承诺,既需要企业层面加大减排力度,也需要个人层面改变生活习惯。中科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量的53%。由此可见,消费端碳减排至关重要,需倡导绿色消费,让越来越多的人逐步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但是,要推动生活习惯迥异、个人觉悟参差的公众自觉增强绿色消费意识、自主采取绿色消费行动,无疑难度很大,而运用金融激励手段——建立个人碳账户,提供了一条新鲜的路径和解决方案。
近一段时期,中信、建设、浦发等多家商业银行探索推出个人碳账户,将客户各种消费行为的碳减排量换算为银行账户积分,从而换取一定权益,并以此为抓手加大绿色金融产品供给。广东、北京、四川、湖北、浙江、河北等省市政府部门指导当地相关机构开始尝试推出个人碳账户,我省当然也有动作。
今年4月,省生态环境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山西省深化低碳试点,推进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鼓励开展碳普惠试点建设,开发建设涵盖交通、购物、餐饮、节能、旅游等居民生活各个领域低碳行为的数据收集和碳普惠推广平台,为公众的低碳行为提供消费优惠、兑换产品和服务,使公众的低碳行为得到有效激励。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日,由山西环境能源交易中心、北京绿普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山西低碳环保产业集团和山西祥睿能源有限公司参与建设的山西省碳普惠机制——“三晋绿色生活”小程序暨个人碳账本通过微信正式上线。
将“三晋绿色生活”碳普惠机制纳入衣、食、住、行、游、用六大板块,由“绿普惠云——碳减排数字账本”作为第三方绿色生活减碳计量底层平台提供支持,多家“碳普惠合作网络”单位提供多种减排场景和激励机制,打通了企业合作壁垒,实现减排数据滤重汇总。用户在不同平台上实施绿色消费行为,如乘坐公交地铁、骑行共享单车、驾驶新能源汽车、不用一次性餐具、光盘行动、旧物回收等行为,都将被量化记录到个人碳账本中,并获得相应的绿色积分激励,绿色积分可兑换绿色消费券、优惠券多种奖励。用户通过参与不同形式的活动所积累的减排量,可在小程序生成官方认证、个人专属的“减排证书”,进行保存分享。
据了解,“三晋绿色生活”小程序上线近两个月来,注册用户已经达到120多万人,合计减碳量超过1万吨,目前正与银联山西接洽,以期发挥双方优势,加快普及个人碳账户。
山西环境能源交易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三晋绿色生活”旨在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推动消费端减排全覆盖,从需求端倒逼供给端减排,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人民生活各个方面,为减污降碳注入新动能,加快美丽山西建设步伐。
关于运营模式,这位负责人介绍,平台已经拥有了大量用户,未来还会继续增长,成为有影响力的广告宣传平台,吸引商家入驻或投放广告,获取一定收益。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向在省内举办大型活动的单位、个人收取碳排放费用,或者依据收集到的用户碳减排量,打包卖给需要碳减排量的企业,再用碳交易的收入反哺用户,比如提供商品折扣、消费卡等,也是保证平台顺利运行的方式。
从中信、浦发、建设等各银行内测或布局的碳账户来看,其运营方式大同小异,主要是将客户各种消费行为的碳减排量换算为银行账户积分,以换取一定权益。虽然目前还不可能实现赢利,但未来有望成为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一个方向。
有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对于银行来说,个人碳账户可以引流,吸引用户把生活场景的缴费等功能绑定在该银行,活跃存量用户,沉淀用户资金,增强用户黏性,同时基于对绿色消费行为的数据画像,创新绿色金融零售产品,促进绿色金融业务发展。
作为新生事物,个人碳账户目前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比如数据核算的科学性和统一性不强,减排场景不够丰富,公众参与的热情如何调动,用户的信息安全如何保障……这些问题是推广个人碳账户过程中普遍遇到的瓶颈。
相比于生产端,消费端碳排放分散、涉及面广,还没有较为统一的核算标准和方法,存在重复计算等问题。而且,消费端碳减排尚未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范围,个人碳资产交易机制更停留在理论探索层面。
有专家指出,推广个人碳账户,首先需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探索建立个人碳排放计算标准,为衡量消费端碳减排量定下“标尺”,不断丰富减排场景,为进一步打通内部账户和外部交易奠定基础。同时,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加快建立碳账户“资产”变现、交易的市场机制及激励机制,体现碳减排价值,以此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此外,由于个人碳账户涉及到个人信息采集,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防范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保障个人隐私安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从开设一个个人碳账户,记录下自己的“碳账”,到积极参与绿色消费活动,把绿色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让我们一起为实现“双碳”目标付出一份心力,齐心协力共建共享美丽山西、美丽中国!
本报记者马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