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吕梁市举行市区2022年十大城建项目竣工仪式,吕梁民生又一次迎来“高光时刻”……
这十大城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4亿元,书写了有温度、有厚度的“民生答卷”。其中,柳林华光电厂到吕梁市区长输集中供热项目,彻底解决了市区热源不足问题,为市民温暖过冬提供了坚实保障,有效改善了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成投用,让吕梁市区和周边各县历史性地告别垃圾填埋,生态效益巨大。此外,老旧管网改造、小街小巷整治、公园绿地建设等工程的完工,都将有效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
这份“民生答卷”是吕梁市以项目建设推动民生持续改善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吕梁市委、市政府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定扛起打造吕梁融入太原都市圈和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使命,谋划实施了一系列民生项目,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区建设稳步推进 最大民生工程“近在眼前”
吕梁新区建设成为建市以来建设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广、受益群众最多的民生工程。
走进吕梁新区,记者看到,造型独特的城市综合展示馆、群艺馆和美观大气的双创中心、体育中心体育场初具雏形,大剧院、档案馆、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科技馆、融媒体中心等9大中心建设正在抓紧启动,一批吕梁新时代城市品牌地标拔地而起。目前,该市设施最先进、规模最大的吕梁市第一人民医院建成并投用,吕梁一中和吕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已经建成,吕梁三中基本建成。
当前,该市进一步完善新区路网,全力推进主城到新区快速路、新安大道等内外环路建设,加快构建新区到主城区半小时快速路网。同时,加快新区幼儿园、小学、农贸市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加紧启动新区绿化提升改造,让新区人气聚起来、烟火气浓起来。
主城改造提质增效 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今年,吕梁市深化“两下两进两拆”专项整治,推进“三延伸两提升”,实施滨河南北路、龙凤大街、高速西口风貌整治和市区小游园、景观绿化等工程,建设了一批“口袋公园”“小微绿地”。实施了城市更新行动,铺开了货源街等41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改造提升了吕梁火车站、市体育场,建成投用了城南公园二期和市图书馆。该市一系列市政工程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提高了市民幸福指数。
同时,该市还积极推进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供水、供热、燃气等老旧管网改造,实施三川河王家塔至王家会段河道治理,完成了北川河一号坝至交口大桥河道整治,推动柳林至市区长输集中供热工程年内投用。市政府还将谋划启动世纪广场综合改造,提升商业业态,点亮夜间经济,打造讲述“吕梁故事”、寻觅“老城记忆”的亮丽名片。
城市交通日新月异 铺就群众幸福之路
去年6月,“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开进了吕梁山。人们都说,往返穿梭的“复兴号”,让杏花汾酒、吕梁沙棘、岚县土豆、柳林红枣等特产走向更大的市场,也让碛口古镇、庞泉沟、北武当等美景串珠成线,让吕梁人民的幸福多了一条新出路。
如今,随着离石到方山、中阳、柳林城市快速路开工建设,中心城区“半小时交通圈”即将构建;静兴高速年内通车运营,兴县至太原行程将缩短至2小时,岚县正式融入省城1小时经济圈;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建设的全面推进,辐射周边县(市、区)67个景区景点实现互联互通……四通八达的道路,不仅让交通优势成为发展优势,也让吕梁人民群众的幸福路越走越宽广。
路在远方,也在脚下。放眼未来,吕梁市城建蓝图将一绘到底,吕梁人民的幸福之光必将更加耀眼夺目。
本报记者李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