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运城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环境、能源等要素资源制约日益凸显,风陵渡经济开发区部分企业亩均产出低、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甚至出现了“僵尸企业”、低产出企业,已经成为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发展的短板。
2022年度,风陵渡经济开发区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按照“做好减法、腾出空间、集约发展、精心管理”的思路,立足产业基础,积极探索企业盘活路径,深入系统摸排梳理“僵尸企业”闲置土地,落实“一企一策”,通过重组、嫁接等方式,实现企业闲置土地再开发再利用,提升产业集聚度和资源配置效率。
开发区成立“一支专班”,加强人员机制保障。风陵渡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全面了解“僵尸企业”和低产出企业基本情况,并对“两类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反复研究,形成《关于分类处置风陵渡开发区“僵尸企业”》专题调研报告。同时,为了进一步突出“经济发展”主战场的作用,实施了二轮竞聘改革,成立了由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包联的5个招商服务工作组,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入企服务等专业能力的培养提升。针对“僵尸企业”盘活开发区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风陵渡经济开发区“僵尸企业”、低产出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建立四支专项整治服务组,明确工作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僵尸企业”处置工作机制,为全区“僵尸企业”处置奠定坚强的组织和人员保障。
坚持“一项原则”,盘活企业有效资产。针对“僵尸企业”的基本情况,坚持“一企一策、分类处置”的原则,分别采取科技改造赋能、扩大生产加能、新上项目增能、腾笼换鸟提能等方式逐一化解。持续推进“僵尸企业”周边基础设施健全完善,做好企业生产要素保障工作。围绕园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短板精准发力,不断完善生活配套设施服务,有效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多措并举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增效,为“僵尸企业”盘活提供有力支撑。
围绕“一个目标”,实现企业腾笼换鸟。紧紧围绕开发区“现代医药、新材料、商贸物流、文旅康养”四大主导产业,充分发挥以商招商、专业化招商、产业链招商等优势,在招商引资中,坚持“做好减法、腾出空间、优先利用、精准招商”的原则,将“僵尸企业”闲置资源处置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利用“僵尸企业”原有厂房、设备、配套模具等资产资源优势,优先招募产业类别一致的企业入驻,在原有资源基础上再扩规利用,实现资源更优化配置,盘活存量,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盘活有效资产资源,实现“腾笼换鸟”。
通过“僵尸企业”的盘活,开发区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进。2022年,受疫情和留抵退税影响,除财政总收入下降外,其余主要经济指标均稳定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8亿元,同比增长16.6%;财政总收入完成1.42亿元,同比下降9.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0.79亿元,同比增长9.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24亿元,同比增长38.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3.97亿元,同比增长1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96亿元,同比增长30.1%。省、市年终考核指标持续向好。2022年,开发区发展水平6项考核指标中除产出强度外其他指标均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工业投资完成11.14亿元,同比增长28.5%;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0亿元,同比增30.1%;转型项目完成投资10.42亿元,转型项目占工业投资比重为93.5%;高新技术企业10家,同比增长25.0%;“四上”企业49家,同比增长28.9%;产出强度完成159.37万元/亩。省、市考核指标排名勇争上游。2022年在全省71个工业类开发区中,由一季度的第16名跃进到三季度的第7名。在全市10个工业类开发区中,由一季度的第6名跃升到第1名。9-11月,连续3个月月度考核指标均得满分,在全市工业类开发区排名第一。(王昱 卢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