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走进乡村看振兴 巩固成果见实效】小米产业 沃土生金

——祁县来远镇乡村振兴新亮点

  “每年从谷雨开始就盼着秋收,你看,谷穗上长的都是‘金珠珠’。”祁县来远镇东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田业庆看着连片谷子地告诉记者,“我们村以前是零星播种谷子,去年集中种植了150亩,今年又增加到200亩,预计今年亩产谷子200公斤左右,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
  近年来,来远镇党委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突破口强力推进,依托农业产业优势、集体资源资产,以“党支部领办、公司化运营”“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等经营方式,统筹整合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因地制宜推行资产盘活型、项目带动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在县委组织部、来远镇党委邀请下,该镇的返乡创业者们带着资金、项目和技术造福乡梓,同时把科学管理、市场信息、电商经营等理念也注入农村。
  “我们公司生产的保鲜小米具有天然、有机、富锶、免洗、充氮等特点,市场供不应求。采用晋谷优种选育、测土配方施肥、机播代种、收购加工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发展的办法,以展会树品牌、电商拓市场的经营方式,用一年时间完成了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认证,成为中国质量认证检测中心推荐的全国食品行业重点推荐企业。”来远小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德功说。
  “村集体有钱了,办大事。自己有钱了,过好日子。在家门口打工既能照顾家里,又能增加收入,村集体还每年支付土地流转费。”村民苏三奴说。
  来远镇为了让农户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选择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受益群众广的小米产业。同时,村集体盘活了闲置土地,有收益后再投入村办公益事业;村集体企业获得的收益,不断滚动投入农业生产。通过这些办法,使企业、村集体、农户三者形成紧密相连的农业产业发展共同体。
  该镇用3年时间,集聚发展要素,激活村级资源,做活土地文章,做大集体经济,形成集体种植谷子1000亩、全镇种植达2000亩的连片种植区,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从2020年的62.76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171.55万元,增幅达173%。

本报记者郝光明 通讯员刘峰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15期

  • 第2023-09-14期

  • 第2023-09-13期

  • 第2023-09-12期

  • 第2023-09-11期

  • 第2023-09-10期

  • 第2023-09-09期

  • 第2023-09-08期

  • 第2023-09-07期

  • 第2023-09-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