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如何变身全媒体记者?不少人解释说,除了最基本的采访、写稿外,还要拍得了图、剪得了视频、写得了文案,这样才算是向全媒体记者转型。
作为一名来自主流媒体的记者,从业18年,在《山西新闻联播》做了10多年的一线记者,每天都在和国家、省里的重大时政报道、各类主题报道打交道。不过,这几年,每到一个新闻现场,就会随时随地拿起手机,会不由自主地想用新媒体思维去构架新闻,去尝试拍摄,很幸运,不自觉中,我在转型做一名全媒体记者。
破冰“转型”
从0到1
现如今,手机直播早已成为常态,而在6年前,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报道中,我们山西广播电视台却有了值得纪念的珍贵的媒体融合的首次: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我作为出镜的直播记者,和同事段巍用手机完成了一场5分钟的直播《全媒聚焦全国两会 记者互访也是新闻》,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记者,面对摄像机出镜很是平常,但像这样重大场合的手机直播,还是头一回。当时,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决定。当时,“长江云”等新兴的融媒体都很新鲜,我们作为内陆省份,看到广场上拿着长枪短炮做直播的同仁们也是百感交集。当时,决定直播的时间很短,台领导却很支持我们尝试一把新媒体直播。于是,短短几分钟时间,我们迅速组织语言,发现亮点,提炼总结,于是,就有了“记者互访”这样有趣的发现,以及信息量较大的直播报道,创造了山西广播电视台的破冰融媒体直播历史。而正是这次勇敢的尝试,也让我第一次发现和感知到了新媒体的魅力:更快、传播更广、更方便。
突围“传统媒体”
换个角度让新闻“耳目一新”
“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
然而,想从传统媒体转型全媒体记者,其实真的不容易。我们的思维僵化,拍摄方式形式化,表达方式固化,作品气质“老化”,而要做出爆款的新媒体视频,突破自己的固有思维,本身就很难。敢于突围,否定,创新,尝试,就在2019年,我们有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当时,新闻中心的几位老师也有了做新媒体的兴趣,于是就策划做些品质高、传播好、有新闻性的“融媒体短视频”作品,想突破传统媒体的表达方式,用第一视角,第一人称的手法,现在看来,就是时髦的Vlog,于是,就有了短视频作品《上“旧”了!云冈》,还有幸获得了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融媒体短视频三等奖的殊荣。
这个作品取材于我们熟悉的大同云冈石窟景区,在全球上千处世界遗产地中,这里是唯一大规模使用建筑和工业固废材料美化环境、变废为宝的景区,可以说创造了世界文化遗产领域生态环保的中国范例。云冈石窟,我们都很熟悉,但它的东山创意园区,让我们看到了云冈的另一面,它时尚创意的一面。那么这个作品,我们就想换个角度来看云冈,让云冈石窟以耳目一新的形象再次“出圈”。
此外,也有一些小设计,云冈石窟的佛像都是微笑的,所以开篇选用地上的废旧铁片做成的笑脸。结尾处,说到云冈石窟51000尊佛像,51000张笑脸,我们希望通过我们一代一代人的努力,把这些笑脸永远留住,也让这个看似轻松的融媒体视频作品有了意味深长的结尾,引人思考。
探索突破
随手记录也有“爆款”
媒体融合转型的前提,是要坚持内容为王。这些年,我有个习惯,习惯用两个手机,习惯买内存最大的,原因只有一个,我习惯了也热衷于手机“随手拍”,不管是全国两会的报道,还是党的二十大的报道中,尤其是疫情三年的特殊时期,参会记者人数有限,我手里的手机也成了“重要武器”。而在很多新闻现场,一个摄像老师的机位有限,我的手机轻巧好记录,让采访对象不设防,也成了新闻现场有力补充的第二机位,可以记录下摄像机拍不到的珍贵瞬间。事实上,这样的随手一拍,让我也很有成就感。
2021年10月,山西遭遇持续大暴雨,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汾河运城段遭遇近40年来最大洪峰,滞洪区被淹,危险区810名群众紧急转移。
我们跟着国家应急部的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前往集中受灾群众的集中安置点,赶上午饭,大家围坐在桌子前准备吃午饭。看到一张张放松的脸,我很感动,想为我们的国家、为这些受灾后还很乐观的群众点赞。此刻,他们在想什么呢?我记录到了家中15亩地全部被淹的受灾村民杨仙朵,面对手机,她真情流露——“国家对咱这么关照,咱不能哭”,我把拍摄的5分钟视频第一时间传回台里,后方编辑进行及时制作和播出,短短一分半钟虽无解说词,但是以“画面+现场声+字幕”的方式表达,以丰富的画面语言立体呈现,传递出全省受灾群众在党的关怀下共渡难关的感人瞬间,给人以信心和力量。短视频推出以后,迅速成为热点,多段视频被多家新媒体平台转发,最终还获得了山西新闻奖融媒体短视频一等奖。
2022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看望慰问受灾群众,融媒体作品从纪实中捕捉现场、发现细节、凝练主题,并充分运用视听语言做出精彩特写,以现场和画面展示出党带领干部群众奋战在抗灾一线的感人瞬间,回应民众关切、激发正能量,体现出最强秋汛、危难时刻中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我想,在这样的伟大时代,怎样才能做一名全媒体的好记者?怎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呢?首先,我们要把镜头聚焦一线基层,用笔触对准人民群众,用真实的事例、贴切的语言、鲜活的镜头记录人民群众的生动故事,把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动人经历和感人事迹讲好。
其次,我们要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伴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影响越来越大。我国网民达到8.02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98.3%。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很多干部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而且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有人说,以前是“人找信息”,现在是“信息找人”。所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就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作为主流媒体的记者,我们要不怕辛苦,第一时间进入新闻现场,及时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深入一线,准确捕捉信息,牢牢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做出观众喜闻乐见、传得远、传得广的新媒体产品。
再次,我们要保持人民情怀。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我们要更多更主动地往一线跑,只有常在路上,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新时代,了解新时代;只有常跑基层,心中才能有人民;只有常贴近一线,笔下才能有故事。而只有饱含真情,才会真切理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饱含真情,才有可能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只有饱含真情,才能讲好有意义、有意思、有味道的好故事。
近几年,作为传统主流媒体,我们要积极转型融媒体、全媒体。5G时代来临,短视频+直播,作为未来的一个风口,我们也要积极探索,这次探索性的创作中还有很多不足,以后还要不断学习;作为传统媒体出身的记者,最大的优势就是对内容的敏感度和把握度,有时,也许我们只需换个视角,换一种思维。(作者:山西广播电视台 孙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