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大同11月12日讯(记者翁剑 通讯员刘泽清)11月10日,记者在灵丘县东河南镇蔡家峪村的平型关有机水稻基地看到,两台收割机开足马力来回穿梭,割稻、脱谷、碎秆,田间地头一派丰收景象。
“以前种植水稻都是人工收割,这片稻田20个人连续作业,需要将近1个月才能收割完,费工又费时。现在采用机械化收割,最多3天就能收割完毕,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大同勇和平型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张根弟介绍说。
为了增加粮食产量、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东河南镇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路径,于今年引进大同勇和平型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蔡家峪村发展有机水稻种植,通过对村集体荒地河滩进行改造,平整土地,精心耕种,“沉睡”已久的土地如今焕发出新的生机。
“今年基地试种的水稻品种为‘稻花香2号’,该品种具有易耕种、产量高、抗逆性强等特点,比较适宜在蔡家峪种植。这里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水资源优势,可以引唐河水灌溉。”基地项目负责人介绍说,“为全方位科学灌溉,提高农田的排水和防病效果,勇和平型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决定在田坎和田边沟修建灌溉渠,目前正在为3条总长1500米的灌溉渠铺设地网,以保证明年稳产增收。此外,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我们采用全程机械化作业,切实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