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水开了之后都是白色的水碱,现在的水开了没有白色的水碱,就和纯净水一样,还没味道。”近日,兴县蔚汾镇千城村村民牛师傅高兴地说。据了解,今年以来,千城村通过实施饮水安全提升工程,成功确保了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让全村群众都喝上安全、放心的饮用水。
千城村的变化正是兴县重点关注民生问题、大力实施饮水安全工程的成果体现。
近年来,兴县通过持续的新建和改造工程,成功建成530处农村饮水工程。其中,包括1处规模化万人工程(城区集中供水工程)、46处千人以上工程以及483处千人以下工程。这些工程实现了农村安全饮水地全覆盖,同时水质、水量、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4项指标全部达标,集中供水率达到了100%,自来水入户率则达到了93.6%。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以来,全县上下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全面细致排查,并抓紧抓实问题整改,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确保全县居民喝上清洁安全的水
兴县国土面积3168平方公里,辖7镇8乡、244个行政村、30万人口。由于县域面积大、沟壑纵横、干旱少雨,立地条件较差,饮水保障难度极大,部分地区仍存在季节性缺水、水质超标等问题。
奥家湾乡廿里铺村位于奥家湾乡以东,距乡政府2公里,辖2个自然村,全村611户1837人。由于部分村民节水意识不强、水资源浪费严重,导致季节性缺水。经过县乡村三级干部联合排查,村里实施了集中表坑智能水表入户项目,村民用水实施计量收费,水量完全满足用水需求,得到了村民的一致称赞。
今年8月10日,兴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饮水安全工作专班会议召开。会议指出,饮水安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底线任务,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全县上下要聚焦饮水安全工作重点,全力保障巩固拓展饮水安全成果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
该县副县长贺建强表示,饮水安全是民生工程,全县党员把“确保所有城乡居民喝上清洁安全的水”作为目标,对全县530处饮水工程的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进行“地毯式”排查,针对排查出的问题,成立专班、制定方案,倒排工期、宣誓出征,明确路线图、下达督办函,多措并举推动问题整改工作高标准谋划、高水平开展、高质量完成。
筑牢农村供水“安全防线”
据兴县水利局局长范兴森介绍,今年以来,针对全县65个水量不足、184个水质不达标、52个维修管护不到位的问题,水利局按照“标本兼治、分类施策、快速高效”的整改原则,实施“三项工程”,强化跟踪检视,逐一销号解决。
实施供水保障工程,解决水量不足问题。针对冬季冻管问题,更换受冻部位管道,重新开挖埋深1.7米以下,加装保温设施,保证了冬季管不冻,四季全畅通;针对季节性缺水问题,全部重新选取优质新水源予以解决;针对管网跑冒滴漏现象,重新开挖更换高质量管道1.5万米,实现了“升级换代”的革新;针对水泵老旧“罢工”问题,坚决更换新泵,保证供水正常。
实施水质提升工程,解决水质不达标问题。针对有毒理性指标、感观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不合格的饮水工程,新建净水房32处并加装净水设备,通过过滤净化,水质全部达标;针对微生物超标的106处饮水工程,采取专人投放消毒片加浮简消毒器的方法,进行水质消毒,效果良好;针对需配套安装消毒设备的46处千人以上饮水工程,新建消毒房20处,改造升级26处;针对36个村庄“高处没水吃、低处长流水”的问题,采取加装水表、阶梯收费、加强巡查、强化管理的“四环联动”方式实施管控,推动涉及村庄用水量同比下降37%,保证了高处常有水、低处懂节约;针对需维修管护设施的16个村,工程化、高起点完成蓄水池、机房、水井、护墙、净水等设备的维修养护,并形成长效机制。
以制度的高效能保障供水的高质量
蔡家崖乡碾子村位于县城西25公里,全村369户1156人。2022年,由于水源水量骤减给村民带来用水不便。接到群众反映后,该县水利局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实地查看,寻找解决方案。目前,新水源井已建成,日出水量120立方米,彻底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据了解,由于兴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数量多、范围广,饮水安全运行管理是一项持续性的重要工作。为此,该县将此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每处工程都建立管护制度、设立管护责任人公示牌和健全应急预案,管护责任人公示牌明确反映问题县乡村及水利部门电话。同时,由县水利局印发《兴县农村供水设施管护制度》《兴县农村供水工程常态化排查监管制度》《兴县农村供水水质检测制度》《兴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急预案》《兴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费收缴管理办法》5个农村供水相关制度,以制度的高效能保障供水的高质量。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底线任务,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
11月11日,全省巩固衔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推进会议在兴县召开。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兴县坚持“保供水就是保底线、保供水就是保巩固、保供水就是保民生”的工作理念,通过强组织保障、大资金投入、大排查起底、大整改推进、大实惠取得成效,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兴县的经验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刘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