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12月13日讯(实习记者姚雅馨)经营主体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只有经营主体“青山常在”,太原经济才能“生机盎然”。近日,记者从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狠抓推动培育壮大经营主体这一基础性、牵引性工程,持续深入开展经营主体提升年行动,充分发挥市场监管工具箱服务优势,全力服务经营主体发展,切实提振经营主体信心,通过三项举措确保各类经营主体健康发展、集聚壮大。
优化准入服务机制,切实维护公平秩序。该局优化外资企业全周期服务,紧紧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准入准营环节需求,建立政务服务向“登记注册前”延伸机制和重点外资项目办照辅助机制。同时,与市行政审批局商建审管协调联动六项机制,进一步推动事前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的无缝衔接;9月27日,太原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服务中心正式入驻山西综改示范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运营中心,全方位打造辐射、引领太原知识产权工作新高地。此外,为增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该局坚持把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将市政府34个部门涉及经营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全部纳入公平竞争审查范围,给公权力戴上“紧箍咒”,对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坚决予以清理废除。
持续强化扶持力度,促进个体发展壮大。该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开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创新精准服务模式,实施个体工商户保险保障项目;探索转型升级路径,积极鼓励“个转企”,对转企成功的个体工商户新刻制印章费用予以减免,同时给予设立财务账户费用1200元补助及一次性3000元奖励,免申即享,进一步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升级。
精准打造惠企政策,激活主体发展动能。该局以“惠企直通车”经营主体提升年专项行动为抓手,围绕六大重点产业链、六大特色专业镇,推行“三册一站”全方位服务,引导太重集团、京丰铁路、山西工具厂等重点产业链、专业镇企业申报第二届太原市政府质量奖;构建“一体化”帮扶机制,综合运用市场监管政策工具,推动经营主体做大规模、做优产品、做响声誉;在全省率先建立“两书同送”信用修复告知制度,出台《市场监管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流程指引》,前移信用修复服务窗口,实行行政处罚决定与信用修复告知合并同送,让经营主体第一时间知晓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的条件、程序和要求,全面提升经营主体诚信水平,为信用监管高质量发展赋予数字新动能,同时也帮助企业建立并筑牢“守信、塑信、重信、用信”的诚信经营意识。
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士介绍:“我们累计帮助259家企业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提供质量认证、检验检测等服务460家次,在全省首次设立500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和5000万元知识产权投资基金,累计发放奖补资金4000余万元。今年前三季度知识产权质押贷款4.5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5.7%,有力维护了我市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经营主体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