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黄河岸畔“掌灯人”

——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聆听基层供电所为民服务的故事

  在黄河入晋第一湾——偏关县老牛湾,黄河与长城实现了从“相遇”到“握手”。从空中俯瞰,峡谷两岸壁立千仞,黄河蜿蜒奔流不息,风景壮美如画。
  老牛湾村是黄河流经山西的第一个村庄,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虽然赋予了当地民众丰富的生态资源,但也阻碍着这里的经济发展。近年来,老牛湾村将美丽乡村、传统村落、乡土文化保护相结合,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我们对景区沿线的10千伏老牛湾黄龙支线进行了绝缘化改造,累计改造长度为12.8千米,新增400千伏安、315千伏安变压器各一台,全力支持乡村振兴。”国网偏关县供电公司万家寨供电所所长张保说。
  老牛湾好再来民宿负责人郭帅生说:“我们全村26户居民全部盖起了民宿,每到旅游旺季,我家民宿的60间客房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老百姓收入增多了,日子更有奔头了。”
  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从偏关县南下,进入河曲县,记者走进忻州市唯一的五星级乡镇供电所——国网河曲县供电公司楼子营供电所,聆听这群黄河岸畔“掌灯人”鲜为人知的故事。
  6月20日,楼子营供电所所长李瑞和副所长郝文俊利用巡线的机会,来到河曲县刘家塔镇石城村村民王俊平家中,为其检查了光伏设备,确保光伏发电和村民收益稳定。
  “我这几块光伏板,可没少让你们操心啊。”王俊平笑着说。
  原来,这里还藏着一个小故事:
  2022年4月,王俊平在自家屋顶上安装了功率为20千瓦的光伏板,除了给自家的电视机等电器供电外,多余的电还能卖给国家电网。王俊平称它为“日光宝盒”。
  自从安装了光伏板,王俊平心里一直有个疙瘩,自己家用的光伏电量准不准?带着困惑,他拨通了李瑞的电话。
  李瑞和郝俊文随即来到王俊平家中,检查了光伏设施,并未发现异常。为了彻底打消王俊平心中的疑惑,李瑞借了块电能表安装在王俊平家中,用来监测每日用电量,以便用数据说话,让王俊平放心。经过一个月的监测,李瑞和郝文俊当面让王俊平去看电能表上的光伏发电量和他家的自用电量,这时的王俊平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他拉着李瑞和郝文俊的手说:“你们工作这么细致,这下我是彻底放心了。”
  楼子营供电所工作人员正是在点滴日常中,与黄河相融,与百姓相拥,续写着为民服务的电力故事,用爱为这片土地带来温暖与光亮。
  “我们都是喝黄河水长大的,条件虽然艰苦,也得为乡亲们服务好,要不然就愧对脚下这片厚土和门前这条黄河。”这是楼子营供电所员工对村民的深情。
  继续南下,记者来到了吉县壶口镇真村。这个小山村曾经是国定贫困村,自打乡村振兴政策实施以来,脱了贫,摘了帽,日子一天天有了起色。尤其是国网吉县供电公司三名复转军人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后,村里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
  苹果是当地特色产业,但真村由于位置偏、苹果产业规模小、人员力量不充足,苹果的销路、采摘一直存在问题。销路不畅,驻村工作队便通过吉县供电公司,定期开展消费帮扶,同时积极与多家苹果经销商、加工厂联系,拓宽苹果销路;采摘困难,吉县供电公司党支部便与真村党支部结对共建,苹果一成熟,就组织党员去帮忙摘运苹果。
  还能为村里做些什么,这是一直横亘在驻村工作队队员心中的问题。随着这个问题被一次次提起,村里新建了露营营地,盖起了一排排民宿,太空舱旅社也即将投运,旧窑洞也正在被翻新成窑洞旅馆,艺术节办起来了,婚庆团建场地租赁出去了,最重要的是年轻人回来了。
  曾经毫不起眼的“黄河石”,通过年轻人独特的眼光,摇身一变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文创产品。
  “缺设备,缺资金,我们投!”吉县供电公司党支部副书记邓航说。在闻听真村文创基地建设项目后,该公司主动对接,通过帮扶项目捐赠资金10万元,帮助购置抛光机、陶瓷烤箱等设备,目前,该项目已逐步开发了黄河石手串、挂件、陶制钥匙扣等文创产品,增加了村内就业岗位,实实在在提高了村民的整体收入。
  “工作队给我们村办了很多实事,他们的好说不完!”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三元说。

本报记者王龙飞 通讯员冉涌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8-18期

  • 第2024-08-17期

  • 第2024-08-16期

  • 第2024-08-15期

  • 第2024-08-14期

  • 第2024-08-13期

  • 第2024-08-12期

  • 第2024-08-11期

  • 第2024-08-10期

  • 第2024-08-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