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理论·践悟

融媒体语境下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路径探讨

  

成建斌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媒介融合的日益深入,我们迎来了融媒体时代。如何在融媒体新语境下创新时政新闻报道的路径,提高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成为新闻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融媒体语境下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路径,以期为时政新闻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融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的新特点
  全面传播特征显著。在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媒体形式,而是实现了多种媒体内容、形式上的深度融合。对于同一新闻事件,融媒体能够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让受众在获取新闻内容的同时,还能实现与新闻事件的互动。这种全面传播的特征极大地丰富了新闻的表现形式,提升了受众的新闻体验。
  个性化服务趋势明显。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路径的多元化使得新闻平台能够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的新闻浏览记录进行深度挖掘,从而了解用户的兴趣偏好和阅读习惯。基于这些数据分析结果,新闻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新闻服务,如定制推送、精准推荐等。这种个性化服务的发展趋势不仅满足了受众的多样化需求,也促进了新闻传播市场的进一步细分。
  二、融媒体语境下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路径
  1、主动构建融媒体传播体系。
  融媒体时代为时政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时政新闻部门应主动构建融媒体传播体系,利用多种新媒体传播平台进行新闻传播,如微博、微信、抖音等。
  通过这些平台,时政新闻可以突破传统媒体的限制,实现跨平台、跨终端的传播。同时,时政新闻部门还应加强与这些新媒体平台的合作与互动,通过共享资源、互通有无,提高时政新闻的传播效率和覆盖面。
  2、树立正确的时政新闻传播理念。
  在融媒体语境下,时政新闻从业人员需要主动转变新闻传播理念,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观念。这意味着在时政新闻的传播过程中,要注重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同时,时政新闻还应坚持真实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既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又注重表达方式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和支持,提高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3、创新时政新闻传播模式。
  语言创新。媒体部门应加快时政新闻的语言创新力度,摒弃僵化呆板的报道语言,采用更加生动、接地气的表达方式。例如,可以通过故事化、情境化等手法讲述时政新闻事件,让受众在沉浸式体验中了解新闻内容。
  形式创新。除了语言创新外,时政新闻还应注重形式上的创新。例如,可以制作短视频、H5页面等新媒体产品来呈现新闻内容。这些新媒体产品具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能够有效吸引受众的眼球并提高传播效果。
  互动创新。融媒体时代强调受众的参与和互动。时政新闻部门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提供的互动功能加强与受众的沟通与交流。
  三、融媒体语境下时政新闻创新的挑战
  技术挑战。融媒体时代对新闻采编、制作和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政新闻部门需要不断更新技术设备,提升技术水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传播环境。然而,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如何保持技术的前沿性和适用性,成为时政新闻部门面临的一大挑战。
  人才挑战。融媒体语境下的时政新闻报道需要具备数据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全媒体人才。然而,目前新闻行业的人才结构普遍偏向传统媒体,新媒体和数据分析方面的人才相对匮乏,这限制了时政新闻的创新发展。
  内容挑战。在融媒体时代,信息海量且繁杂,如何筛选出有价值的时政新闻,并在保证权威性的同时,提升内容的吸引力和可读性,成为时政新闻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融媒体语境下时政新闻创新的对策
  加大技术投入与人才培养力度。时政新闻部门应加大技术投入,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升新闻采编、制作和传播的技术水平。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引进等多种方式,提升新闻从业人员的多媒体技能、数据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时政新闻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优化内容生产流程。在融媒体语境下,时政新闻部门应优化内容生产流程,建立高效的内容筛选、编辑和发布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精准把握受众需求,提高内容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同时,注重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通过故事化、情境化等叙述,让时政新闻更加贴近民生、接地气。
  加强跨界合作与资源共享。时政新闻部门应加强与其他媒体、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等跨界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例如,可以与新媒体平台合作,拓展传播渠道和受众群体;可以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引入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支持。
  总之,融媒体语境为时政新闻报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时政新闻部门应主动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创新报道路径和传播模式,提高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构建融媒体传播体系、树立正确的传播理念、创新传播模式和加大技术投入与人才培养力度等措施,时政新闻可以在新的传播环境中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为我国新闻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时政新闻的创新发展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新闻行业向更加繁荣、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作者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9-29期

  • 第2024-09-28期

  • 第2024-09-27期

  • 第2024-09-26期

  • 第2024-09-25期

  • 第2024-09-24期

  • 第2024-09-23期

  • 第2024-09-22期

  • 第2024-09-21期

  • 第2024-09-2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