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理论·践悟

破解主流媒体短视频出圈的流量密码

  

郝晓鹏

  近年来,主流媒体积极进军新闻短视频领域,这不仅是媒体融合与战略转型的必然趋势,也是增强传播效果与吸引流量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主流媒体短视频出圈的流量密码,以供参考。
  《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到10.12亿,行业市场规模突破7000亿元大关。随着短视频用户群体的持续扩张,平台流量不断汇聚,短视频已成为媒体行业竞争的关键领域。在学术层面上,“主流媒体”被界定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高覆盖率和显著品牌效应的传媒机构,肩负着重要的舆论引导使命。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媒体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因此,更有必要借助网络及社会化媒体平台,重新构建其传播体系,以适应新的媒介环境。

一、主流媒体拥抱短视频的新机遇

  自2014年起,短视频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兴起并蓬勃发展。2016年,央视推出了《红色气质》系列短视频,观看总量超过2亿次,这标志着主流媒体开始涉足短视频领域。2017年后,更多的主流媒体认识到了短视频的潜力,纷纷入驻各大新媒体平台。例如,央视在抖音平台上开设了16个官方账号,其中《新闻联播》节目于2018年8月正式入驻抖音和快手两大短视频平台。其发布的短视频在首日即收获了近亿次的播放量,且《新闻联播》账号在一天之内粉丝数就激增至1500万。这些知名传媒机构的入驻,不仅极大地扩大了受众范围,还生产出了大量高质量的产品。
  在此阶段,更多的传统媒体开始利用短视频平台进行创新和突破,通过发布优质内容、加强与用户的互动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这些实践不仅为主流媒体在短视频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也为整个媒体行业的融合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二、主流媒体短视频出圈的策略

  (一)“剪辑艺术”革新
  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凭借其时间上的紧凑性和内容上的丰富多样性,迅速博得了广大网民的眼球,成为信息传播的关键阵地。在这一充满竞争的环境中,以广电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必须对其短视频的编辑与制作进行策略性的创新与重构,从而在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
  主流媒体在短视频内容创作上需注重与受众的共鸣。考虑到短视频的主要受众群体很大一部分是青少年,主流媒体应更多地融入与青少年日常生活和兴趣相关的内容,采用流行的剪辑手法、“卡点式”节奏等,以及“高燃式”的叙事风格,同时巧妙融入简洁而富有时代感的网络流行语,使短视频更加贴近青少年的语境。然而,在追求年轻化的同时,主流媒体仍需坚守语言的规范性,以维护其权威性和公信力。此外,主流媒体还应根据不同短视频平台的特性和算法机制,对短视频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和调整,以提高其传播效率和覆盖范围。
  (二)“热点追踪”进攻
  在当前的数字化传播语境下,主流媒体如何将自身丰富的新闻报道经验与短视频平台的即时交互特性相结合,成为亟待探索的重要议题。面对社会重大新闻事件或热点话题,主流媒体需迅速捕捉并利用短视频平台的特点,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广电机构等主流媒体在持续挖掘高质量信息的同时,还需适应短视频平台受众的偏好,这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
  第一,主流媒体在短视频创作中应发挥热点追踪与议题设置的引领作用。与盲目跟风热门搜索不同,主流媒体应更加注重选取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议题,借助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和标签系统,实现信息的精准传递和积极引导。通过策划主题性的短视频内容,更容易激发用户的共鸣,促进积极的互动氛围。因此,主流媒体在选择短视频内容时,不仅要涵盖热门新闻和娱乐资讯,还应注重深入地贴近民生的新闻。以“四川观察”抖音账号为例,其在抖音平台上的成功实践展示了主流媒体短视频出圈的潜力。截至2022年10月,该账号的关注人数已达到4776万,其内容涉及生活、娱乐、军事等多个领域,通过多元化的报道视角和风格以及贴近年轻受众的语言表达,赢得了广大网友的喜爱和认可。
  第二,主流媒体在短视频创作中应精准捕捉热点事件,巧妙融入主题,以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例如,央视推出的《字正腔圆跟着我念》和《CCTV网络春晚》等节目,通过主持人的演唱,将汉字文化巧妙融入短视频中。这些节目不仅契合了传统节日的流行元素,还通过趣味性的方式传递了汉字文化,实现了主题与内容的深度融合。又如,央视的《中国手机为什么成为非洲“顶流”》节目,通过现场访谈和实地拍摄,展示了中国手机在非洲市场的领先地位和本地化创新成果。这一节目不仅体现了主流媒体对“全球化”和“一带一路”等话题的深入理解和精准把握,还展示了其在选题策划和主题挖掘方面的独特视角和创新能力。
  在实施这一策略时,主流媒体需要根据热点事件的性质和受众特点,灵活调整短视频的内容和形式,以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通过精准捕捉热点、巧妙融入主题、创新表达方式,主流媒体可以在短视频平台上实现更有效的信息传播和更广泛的受众覆盖。这种“量体裁衣”的策略,有助于主流媒体在短视频领域脱颖而出,实现短视频出圈的目标。
  (三)“爆款新闻”生成
  在当前主流媒体创作的热门短视频中,成功脱颖而出的作品普遍展现出三大核心要素:一是选题独特新颖,二是情感共鸣强烈,三是创意与表达力卓越。在策划重大新闻事件或热点话题的短视频时,主流媒体需精心平衡创意与受众接受度,准确捕捉用户的兴趣焦点。若过度追求信息的全面详尽,则可能削弱内容的吸引力与独特性。
  主流媒体在报道重大新闻时,应敏锐捕捉细节,如在国家体育赛事的广阔背景下,聚焦于家国情怀与体育精神的细微展现,通过叙述温馨感人的小故事和塑造立体的人物形象,创作出引人入胜的短视频。以央视为例,从2021年春晚至北京冬奥会,央视始终致力于建立与观众的情感连接,以“轻量化叙事”“共场体验”和“情感共振”为核心理念,贯穿奥运报道的全过程。央视推出的《奥运选手的童年,每个人都是“小可爱”》短视频,便是成功运用上述策略的典型案例。该视频不仅展示了青少年奥运选手在赛场上的飒爽英姿,还通过“同期声+解说词”的剪辑技巧,深情讲述了选手们从默默无闻到拼搏成长的故事,展现了他们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追梦形象。这些年轻选手在赛场上朝气蓬勃,童年时的纯真可爱,引发了年轻观众群体的强烈好奇心与情感共鸣。因此,《奥运选手的童年,每个人都是“小可爱”》在快手平台的播放量迅速突破4000万次,成为主流媒体短视频出圈的又一力证。
  再者,主流媒体在打造热门短视频之时,需关注各平台差异化的运营策略。考虑到不同社交媒体用户群体的构成与偏好有所不同,主流媒体应当依据平台特性调整内容的形式及发布规划。以微信公众号为例,该平台适合发布深度剖析与幕后揭秘,以满足用户对深度资讯的需求;而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则需着重于内容的精炼与趣味性,通过剪辑技巧和音乐搭配等方式来提升观众的观赏体验。同时,主流媒体需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对用户评论及反馈进行及时回应,以此提升用户的参与度和认同感。这种双向的互动交流不仅能增强用户对内容的满意度与忠诚度,还能为主流媒体带来丰富的创作灵感与素材。
  综上所述,短视频以其很强的传播力与深远的影响力,在信息传播领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相较于传统的文本新闻报道,短视频通过运用生动的视觉图像、引人入胜的配乐以及紧凑的叙事技巧,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极大地增强了信息的直观展现力与情感共鸣力。主流媒体在追求短视频出圈效应的过程中,必须精准洞悉观众的信息需求与短视频平台的特性,进而精心策划并制作出高质量的新闻短视频。(作者系朔州市融媒体中心融媒产品制作部主任)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0-28期

  • 第2024-10-27期

  • 第2024-10-26期

  • 第2024-10-25期

  • 第2024-10-24期

  • 第2024-10-23期

  • 第2024-10-22期

  • 第2024-10-21期

  • 第2024-10-20期

  • 第2024-10-1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