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波
县域新闻是地方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贴近“三农”,贴近群众生活,反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对于引导地方舆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临汾日报社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县域新闻报道,通过加强与各县(市、区)的合作,不断提升报道质量和影响力。
一、做好县域新闻的探索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也存在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短板。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等重要论述,为县域新闻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新形势下,无论是对新闻宣传的宏观管理、宣传手段,还是对新闻队伍整体素质和宣传质量等方面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县域新闻作为宣传体系的“最后一公里”,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枢纽作用,如何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发出“本地声音”,讲好“本地故事”,及时有效地为当地发展提供强大舆论支撑,需要深思,更需要求新求变。
临汾日报社开设的《临汾日报·县域新闻版》,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架起市委与县委信息沟通桥梁的具体体现,还可充分发挥市委机关报的主流媒体作用,以更专业的采编力量、更严谨的编审流程,帮助各县(市、区)提高县域新闻质量,做好县域融媒体中心建设,一同见证参与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二、做好县域新闻的具体举措
加强策划,突出重点。在县域新闻报道中,临汾日报社注重加强策划,突出重点,确保报道内容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临汾日报社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动态新闻和新闻专题等形式全面展示各县(市、区)在向全省第一方阵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所做的工作、取得的实效。例如,在报道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时,临汾日报社会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策划推出一系列重点报道和专题报道,如“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专题报道,深入反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亮点。同时,临汾日报社还会根据地方重大活动安排和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推出一系列时效性强的报道和专题栏目。
深入基层,挖掘典型。为了做好县域新闻报道工作,临汾日报社制定了采编科室包联县(市、区),固定对口服务的模式,要求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挖掘新闻线索和典型事例。记者们通过走访调研、采访座谈等方式,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群众生产生活情况以及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从中挖掘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新闻线索和事例进行报道。通过深入基层挖掘典型事例和人物事迹,临汾日报社不仅为读者提供了生动鲜活的新闻报道内容,也有效提升了报纸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强化培训,提升素质。为了提升记者的业务素质和报道能力,临汾日报社定期组织记者参加各种培训和交流活动。例如,邀请资深记者、编辑以及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和交流,组织记者参加培训等。通过强化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临汾日报社记者的业务素质和报道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为做好县域新闻报道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做好县域新闻的实际成效
提升了报纸的影响力。通过与各县(市、区)的合作以及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临汾日报社县域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得到了有效提升,报道内容和形式也更加丰富多样,报纸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关注《临汾日报》并积极参与其中;《临汾日报》也成为读者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动态、获取地方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
通过加强县域新闻报道工作,临汾日报社不仅为读者提供了生动鲜活的新闻报道内容,也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通过报道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亮点以及典型事例和人物事迹等,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另一方面,通过报道地方重大活动安排和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的新闻报道,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例如,2023年12月29日的《临汾日报》刊发了《希望,在阳光下绽放——浮山县“沐光行动”惠及七个乡镇八十个村集体》。稿件刊发后,社会好评如潮,稿件在微信朋友圈被大量转发,多位市民或留言或致电,给予充分肯定,尤其是在浮山县当地产生极大反响,许多干部群众反映,该稿件将“沐光行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艰难、并网后的收益、惠及村民的实事描述得准确生动。
展望未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以及受众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升级,地方媒体在县域新闻报道中面临着更多挑战和机遇。为此,临汾日报社将继续加强与各县(市、区)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创新报道形式和内容,提升传播效果和影响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舆论支持和信息服务。同时,临汾日报社也将积极探索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合作,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为地方媒体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作者单位:临汾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