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晓红
媒体融合是媒体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其基于内容、平台、技术、运营等融合,共同构建起新型的媒体传播体系。目前,广播媒体的优势正在逐步消失,且面临着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冲击,受众基础不断萎缩,媒体传播的影响力持续下降。基于此,本文将尝试从媒体融合的视角,结合广播媒体发展期许探讨其影响力的重塑路径,旨在通过转型创新提供更加丰富、多元、个性化的内容和服务,从而赢得市场的青睐。
伴随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媒体行业在信息技术的引领下,衍生出丰富的媒体形态,如自媒体、互联网、公众号、短视频等,并快速抢占着传统媒体市场份额。在此背景下,广播媒体作为上一代媒体形态,面临受众萎缩、收益下降、人才流失等挑战,尤其是公众信息获取习惯的改变,进一步影响了广播媒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因此,广播媒体需要适应受众需求的变化,通过转型、吸收、融合及创新,重塑主流媒体传播新格局。
一、推陈出新:坚守媒体传播资源高地
在当前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传统广播媒体曾经所具备的快速传播、信息量大和广泛覆盖等优势,已然成为媒体行业的一项共同特征,且被更加灵活的新型媒体形态所超越,如移动性、互动性、直播性等,改变了传统广播媒体的竞争格局。鉴于此,广播媒体必须要以适应时代变化为前提,在应对复杂媒体行业竞争的同时,能够积极拥抱媒体技术的更新迭代。一是组织资源的优化。广播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拥有丰富的原生媒体资源,但面对新媒体格局时应注重梳理和调整。比如,对现有的组织架构进行评估,去除冗余部门和促进跨部门协作,打破信息孤岛问题,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人才资源的积累。重视媒体人才队伍的转型,包括培训和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如节目主持人、编辑记者和技术人员等,打造一支适应新媒体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三是合作资源的挖掘。积极寻求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学术研究等活动,用以扩大广播媒体的影响力。
二、内容为王:保证广播媒体传播质量
目前,广播媒体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信息传播渠道,暂时不存在被完全取代的风险,尤其是农村地区广播网络庞大,是农民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仍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据统计,2023年全国广播媒体发展平稳,节目的总制作时间达759.24万小时,播出时间更高达1615.98万小时,并且推出了《思想耀征程》《中国智慧中国行》《千万工程》等一系列优质节目,用“小切口”解析“大主题”彰显了广播媒体的重要地位。在此背景下,广播媒体便需要明确时代定位,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在媒体传播质量方面加大投入,精心策划制作高质量的音频产品。其中,要注重挖掘本地特色文化和社会热点话题,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节目,增强听众的粘性。此外,要积极转变“单向传播”的思路,鼓励听众参与节目创作,广泛收集民间故事、意见和建议,在丰富节目形式的同时赢得公众认同。
三、把握规律:构建媒体融合发展矩阵
伴随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变革,带动了媒体向融合发展方式转变。广播媒体作为重要的媒体形态,同样能够在信息时代下获得转型创新机遇,特别是要对照媒体融合下的发展特点,不断引入现代化的媒体理念、技术、模式等,构建具备自身特色的媒体矩阵,增强广播媒体的传播影响力。一方面,要建设先进的融媒体技术平台,支持多终端同步播出、云端存储等功能,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除了制作传统的音频节目外,还要积极探索短视频、直播、在线教育等领域,逐步形成线上+线下、多元平台融合的媒体矩阵。比如,打造平台自有APP、网站,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第三方社交平台,形成全方位覆盖的传播网络。另一方面,要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深入了解用户行为习惯,指导内容生产和营销推广,如让用户更容易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允许用户通过指令控制播放、查询信息等操作,并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和用户属性灵活调整发布策略,确保信息能够广泛触达目标受众,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和满意度。此外,还可以借鉴媒体融合成功经验,全面布局IP产营体系,打造具有品牌价值的音频产品,逐步扩大IP粉丝社群,培育更具代表性的粉丝平台。
四、战略先行:由守阵地向夺阵地转变
广播媒体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时,应当具备开拓创新的魄力和壮士断腕的勇气,真实推动广播媒体的战略发展,实现由守阵地向夺阵地转变。一是明确战略定位。广播媒体经历漫长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网络和规模,但面对媒体融合形态的冲击时,仍然容易恪守原有的传播方式,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广播媒体的影响力。为此,必须要转变“守阵地”的战略思维,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受众需求,特别是新一代年轻受众的偏好,再通过精准的内容策划和制作,打造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音频产品,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二是重视思维更新。这主要是指要从“受众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变,即以用户体验为传播的核心任务,通过向用户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增强用户的粘性和忠诚度。例如,开发广播媒体移动应用或第三方平台合作栏目,以实现音频内容的在线收听、下载和分享,从而拓宽传播渠道,吸引更多用户。三是推动经营变革。资金是媒体平台创新发展的根本,相较于新兴媒体形态而言,广播媒体变现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必须要注重媒体形态的变革,侧重于打造全媒体矩阵来增强盈利能力。比如,建立线上+线下活动宣传营销方案,并探索节目版权的开发和管理,通过节目收费、版权分发等模式,实现声音资源的价值提升和变现。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广播媒体在重塑影响力的道路上,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勇气。其中,要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深化自我革新和新媒体平台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共同构建多元化的信息传播生态。同时,要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点,如音频广告、付费订阅、电商带货等,使广播媒体在复杂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实现影响力的重塑与提升,为广播媒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作者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