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
随着国企党建进入守正创新的新时期,国企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目标方向日益精准明晰,并呈现出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的鲜明特点。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只有高质量党建才能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而国有企业只有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强意识、明责任、抓落实、严考核、重运用,才能督促各级党组织守好主业,取得实效。其中,强化党建考核,既是检验工作成效、发现党建工作差距的有效途径,也是传导责任压力、推进从严治党的关键举措,更是推动工作落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当下,国有企业的党建考核还在探索优化过程中,如何用好党建考核“指挥棒”,提升党建“软实力”,助推企业“硬发展”,笔者有几点思考。
一、怎么考?——方式要活
要始终坚持“功在平时、考在日常”的考核导向,由“一次性”考核定优劣,向“全过程”考核看成效转变,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全方位对基层党组织“把脉问诊”。
多方面检查。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动态考评机制,对党建工作全过程跟踪问效,提升日常党建工作完成情况和过程质量在考核结果中的占比。做好党建经常性了解、日常工作记录台账和反馈,按照明确指标、每月自查、季度监测、专项调度、半年评估、年终考核的基本程序,盯紧各个环节,形成“实时监控、过程管理、动态评定”的责任纪实体系。
多渠道了解。充分运用巡视巡察、政治监督、审计、班子年度考核、换届考察等结果,做到多方面情况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确保检查结果真实客观。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综合运用智慧党建系统和巡听旁听、调研督导、实地核查、座谈交流等手段,既查看党建基础工作,也深入基层一线现场检查;既看党建工作的硬件软件,也注重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全面客观了解党建工作落实情况。
多主体评价。避免单一主体评价可能造成的畸轻畸重问题,坚持上下联动、内外结合、交叉互评的全方位考评机制,多主体、多角度进行评价。一是“上级评”,上级领导或组织部门根据平时了解掌握的情况进行评价,重点检查上级决策部署是否落实;二是“专家评”,以党务经验丰富的同志为重点,组成党建考核专家团进行定量打分,重点解决考核专业性和公正性问题;三是“交叉评”,被考核单位相互参与评价,互鉴互评找差距、晾晒评比查不足;四是“基层评”,党组织书记面向本单位党员进行专门述职,党员对本单位党建工作情况进行定性评价,重点解决党建工作成效和满意度检验问题。
二、考什么?——内容要实
认真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坚持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聚焦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聚焦主责主业谋发展情况作为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考核内容。
明确考核对象。党建考核必须把主体找对、把责任考准,分清责任,结合实际,分类开展。围绕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聚焦履行责任的具体措施和实际成效开展考核,避免仅仅从党务部门的具体工作层面进行考核评价,而忽视责任主体履职情况,出现责任考偏、考核错位等现象。同时,也不可将对党组织的考核当作对“一把手”个人的考核。
科学制定标准。党建考核的指标设计要在考虑整体统一性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不同企业、单位党组织的差异和特质,按照“共性指标+个性指标”的原则,在分类、分块考核的基础上细化考核指标,制定个性化、差异化、可量化、可比较、能定责、可追责的指标体系,使考核分类更科学、更合理。同时,要坚持“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凡是党规党纪及党建工作中有明确量化规定和要求的,要转化为定量考核评价指标,保证基础性指标“规定动作”达标。没有明确量化规定和要求的,按照“有没有”“好不好”标准,科学设计定性考核评价指标,通过综合性考评作出判断、得出结论。另外,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对各级党组织分析问题、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情况给出定性考核评价指标。
细化考核内容。要改进就党建考党建的做法,围绕聚焦使命任务、服务中心大局,履行党建责任、落实工作任务,坚持守正创新、全面提质增效等,多角度全方位考核,做到检查内容上既看党建,又看业务,工作效果上既看特色亮点,又看基层基础,在信息采集上既看党员评议,又看相关职能部门评价,特别是基层群众的评价。
三、怎么用?——效果要好
党建工作抓得好不好,要靠效果来说话。如果只考核不评价,或者只考核不兑现,考核就会成为摆设。只有做好考用结合,才能鼓励先进,促进担当,鞭策后进,治庸治懒。
综合运用压责。再周密的考核指标体系,再得力的考核措施,如果不能做到赏罚分明、强化激励,那么所有的考核工作最终都会流于形式。只有把党建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总体方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才能真正解决各级干部抓党建工作内在动力不足的问题,提高其抓好党建工作,提升党建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责任观念和党建引领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
问责通报促改。党建考核要分出等次,评出优劣,考出压力,对考核结果“一般”的进行约谈,对“较差”的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不合格”并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对党委书记作出免职处理。针对考核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应当及时通报反馈,提出整改建议,通过明察暗访、回访调研、督导调度等方式适时了解整改落实情况。对整改不到位、不彻底的单位要严肃追责问责,形成抓党建工作落实的倒逼机制。
亮晒评比提质。考核是手段,不是目的,而是提升企业党建工作总体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考核结束后,可通过集中反馈、专题组织召开党建工作现场交流会等,通报检查发现的共性问题,分享交流各单位党建工作的亮点做法,相互取长补短,对落实党建工作成绩突出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予以通报表彰,多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形成比学赶超抓党建的浓厚氛围。(作者单位: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